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脐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变化与宫内生长发育状态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无产、儿科合并症的早产儿29例,足月儿41例,于分娩后收集脐静脉血。采用ELISA法和Access免疫分析系统分别测定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结果:早产低体重儿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P<0.05)。比较胎龄>34周、体重>2000g早产儿的瘦素和胰岛素水平较其以下者均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脐血胰岛素水平高低与瘦素水平变化在反映早产儿不同时期内的宫内营养状态呈一致性。了解早产儿出生时的瘦素和胰岛素含量对今后早产儿生存质量的监测和易发生的慢性疾病的早期干预有其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清CA125 CA199在妇科盆腔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目前,CA125已成为公认的某些妇科盆腔肿瘤(尤其是卵巢上皮癌)诊断的检测指标,而近年来在较多的文献中也报道了CA199在妇科肿瘤方面的表达。本文通过对妇科良恶  相似文献   
3.
<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严重的耳毒性不良反应,使用时对高危个体可能会造成听力不可逆转的损伤,甚至是"一针致聋"。近十年来研究发现这种易感性通常是母系遗传的,表明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有关[1,2]。位于线粒体DNA 12SrRNA基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采用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检测方法,探讨其在宫颈鳞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用细胞凋亡DNA片断原位末端检测组织切片标记法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8例宫颈癌的档存蜡块切片,并与5例正常宫颈组织蜡块切片作对照统计。结果宫颈鳞癌及腺癌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与正常宫颈比较统计分析结果,差别都有显著意义(P<001),宫颈鳞癌与腺癌之间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统计处理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检测方法在不同类型的宫颈癌病例中都能表达。该两种方法将有助于判断肿瘤细胞生长的速度,为临床化疗药物的发展开拓一新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因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1,2]。已知99.7%的宫颈癌患者的活检组织中可检测到HPVDNA[3]。各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细胞学筛查曾使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但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却处于稳定增长的  相似文献   
7.
从口腔护理溶液的选择、口腔护理的方法、特殊病种的口腔护理方面综述口腔护理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9.
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对体外受精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具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史者受精方式的选择。方法:比较≥3次IUI史者(A组,n=65)与无IUI史者(B组,n=65)的IVF结果及hCG注射日E2、LH值;对同期的IVF全部卵子受精失败者(C组,n=37)再按有无IUI史分为C1组(≥3次IUI史,n=8)、C2组(无IUI史,n=29),进行内分泌分析,并对他们下次的ICSI结果进行追踪、比较。结果:IUI史并不影响IVF的妊娠率,仅降低种植率;A组hCG注射日E2较低,而C组有较高的E2及LH值,C组中20例(54.1%)为继发不孕;但C1组62.5%(5/8)为原发性不孕。结论:多次IUI史并不是选择ICSI的唯一理由;原发不孕加多次IUI史有较高的受精失败风险;内分泌环境在受精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排卵障碍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促排卵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促排卵药物种类较多,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非常必要。本研究通过对152例患者的177个周期不同方案的促排卵治疗,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的疗效,以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个体化诱导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