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应用一种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术的活细胞成像技术,监测登革病毒(DENV)感染C6/36细胞过程中3D形态学变化,分析病毒吸附和释放触发的系列细胞形态改变方向及强度,通过不同血清型间变化差异为深入研究相关感染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6孔板中接种不同密度的C6/36细胞,以确定全息细胞成像仪下最佳成像密度;随后由28℃常规培养调节为37 ℃病毒培养条件,以分析培养环境改变对细胞状态的影响;4个血清型DENV感染C6/36细胞,在孵育2h和培养24 h期间分别设计5个观察点;借助HoloMonitor M4全息细胞成像及分析系统记录相应三维全息图及相关形态学参数并应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105接种量下,C6/36细胞全息图显示单个细胞三维形态表现统一,细胞面积、厚度和体积离散程度均最小(P<0.05),确定其为最佳成像密度;转移至37℃、5% CO2培养24 h后细胞厚度、面积和体积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孵育和培养期间4个血清型DENV组细胞面积和体积增大表现一致,但孵育期间DENV l-4均表现细胞厚度减小不同,培养期间DENV1、2细胞厚度减小而DENV3、4出现截然相反的厚度增大现象.同时,不同血清型间变化趋势及程度具有各自特异性.结论 成功运用此技术实时监测登革病毒感染形态学变化过程;不同时期4个血清型间特异性细胞病变现象存在差异,对登革病毒感染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eration sequencing,WGS)技术在口岸耐多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广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结核生物样品库中整理出单异烟肼耐药(isoniazid mono-resistant,HR)、单利福平耐药(rifampicin mono-resistant,RR)、MDR和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XDR)4类耐药(drug resistant,DR)结核分离株92株,随机选取46株临床敏感菌株,菌种复苏后经液体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drug resistant test,DST)和分子线性探针(line probe array,LPA)进行菌种鉴定、筛选和耐药性确认后,78株结核耐药菌株和43株全敏感菌株进行WGS检测,测序结果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混合感染4株,最后可纳入耐药分析菌株117株.以DST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比较WGS和LPA在口岸肺结核及其耐药性检测中的效能.结果 WGS SE50检测系统对单菌的NTM/MTB混合感染具有很好的鉴别作用,对常见基因突变katG S315T1、rpoB_S531L等均可稳定检出,gyrA_S95T和katQR463L双突变可能导致MDR-TB及以上耐药.结论 单末端(single-end,SE) 50 WGS-DNA纳米球(DNA nanoball,DNB)检测分析系统用于口岸MDR-TB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非洲型寨卡病毒(ZIK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方法 人工合成非洲型ZIKV E基因上引物为5’ - TCAAAGATGATGTTGGAGCT - 3’、下游引物5’ - CCTCTCACAGTGGCYTCA - 3’、探针5’FAM - CCACCATTTGGGGATTCTTACATTGTC - BQ1 - 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特异性、灵敏度及重复性。结果 非洲型ZIKV质粒标准品浓度为76.61 ng/μl;以非洲型ZIKV质粒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在2.47×(108~102) copies/μl之间有较好线性关系,Rsq为1;能特异检测出非洲型ZIKV质粒标准品,与登革病毒1~4、亚洲型ZIKV质粒标准品、HCV - 1b病人血清RNA无交叉反应,检测限为2.47×101copies/μl。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可用于非洲型ZIKV实验室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