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其本身病变和反复化疗所致免疫受抑及骨髓抑制,常可引起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导致严重的细菌及真菌感染,引起死亡。我们分析1990年1月-1995年12月我院血液科住院的恶性血液病死亡病例119例,以探讨感染引起死亡的发生率及防治措施。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肾功能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常见并发症且与生存期缩短有关.将评价MM病人半胱氧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血清水平,探讨Cys-C水平与MM病人生存的关系.方法 新诊断的MM病人76例及健康人20例抽血检测Cys-C水平.结果 76例新诊断的MM病人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30~81岁,中位年龄66岁.与对照组相比,MM病人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5),42例(55.3%) MM病人Cys-C水平高于正常值.ISS Ⅲ期的病人血Cys-C水平显著高于Ⅰ期病人(P<0.05).同时,Cys-C水平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密切相关.生存分析提示Cys-C正常的病人生存期明显优于Cys-C升高的病人(P<0.05).结论 这个研究提示MM病人Cys-C水平不但是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也很好地提示MM病人的肿瘤负荷和生存期.因此,MM病人有必要检测Cys-C水平,以更好地评价MM病人的预后.进一步将探讨Cys-C联合其他指标如LDH、β2-MG评价MM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是一种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的特殊类型。与单用化疗相比 ,柔红霉素 (DNR) 阿糖胞苷 (Ara C)化疗后用ATRA改善了APL的疗效。作者在随机试验中首先比较两种诱导方案的效果 [用ATRA后化疗 (ATRA→化疗 )和ATRA加化疗 (ATRA治疗第 3天加用化疗 ) ];然后评价维持治疗的作用。病人和方法 ≤ 75岁的新诊断APL病人41 3例 ,中位年龄 46岁 ,根据白细胞计数和年龄确定诱导治疗方案 :年龄≤ 65岁和初始白细胞数≤ 5 0× 1 0 9/L的 2 0 8例病人随机分成A TRA→化疗和ATRA…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法尼酰基转移酶抑制剂手霉素(Manumycin)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用2μmol/L手霉素处理白血病细胞系U937和HL-60细胞不同时间,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用荧光染料JC-1检测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Δψm),并用caspase抑制剂Z—VAD—fmk阻断caspase的活化,探讨caspase在手霉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 2μmol/L手霉素处理U937和HL-60细胞16h,Δψm显著下降,相对值分别是0.51±0.07和0.41±0.06(P〈0.01)。手霉素诱导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激活caspase-9、caspase8和caspase-3。50μmol/L的Z—VAD—fmk可完全阻断caspase激活,但仅部分阻断手霉素诱导的U937和HL-60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分别减少51.69%和56.47%。结论 手霉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U937和HL-6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部分Bcl-2家族成员基因表达变化在冬凌草甲素(Ori)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0ri作用后ARH-77细胞的活力和凋亡情况,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RT-PCR法检测Bcl-2家族成员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Ori能明显抑制ARH-77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一剂量依赖性。10μmol/LOri作用于ARH-77细胞24h后可见细胞变小、胞质中出现空泡,并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凋亡率随Ori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P〈0.05)。Ori诱导ARH-77细胞凋亡与Bcl-2、Bcl-xl、BaxmRNA水平改变有关(P〈0.05)。结论Ori能通过调节ARH-77细胞Bcl-2家族成员的表达而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6.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62岁,因"反复头晕10余年,发现白细胞升高10余天" 2009年10月11日入院,伴腹胀.入院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胸骨无压痛,肝肋1 cm可及,脾肋下12 cm可及,甲乙线 12 cm,甲丙线 22 cm,丁戊线+7.5 cm,质中,无触痛.血常规:白细胞138.7×109·L-1,血红蛋白116 g/L,血小板152×109·L-1.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 ,与恶性病相关的高尿酸血症的标准治疗包括水化、碱化和别嘌呤醇。尿酸盐氧化酶催化尿酸氧化为尿溶解度增加 5倍的物质—尿囊素。Rasburicase是一种临床应用有效的尿酸盐氧化酶新的重组形式。本研究随机比较了Rasburicase和别嘌呤醇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肿瘤溶解高危状态儿童的效果。方法  52例随机进入试验。Rasburicase组和别嘌呤醇组的年龄、人种、性别和功能状态无统计学差异。病人在诱导化疗期间同时接受降低尿酸药物 5~ 7天 ,Rasburicase剂量为 0 2mg/kg ,每天静脉滴注维持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与淋巴细胞毒试验 (LCT)同种免疫的关系。方法 对1997- 12~ 2 0 0 2 - 12广东省人民医院 5 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经多次血小板输注后进行淋巴细胞毒试验 ,进行血小板校正增加值测定 (CCI) ,探讨LCT与血小板输注无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中 ,LCT阳性率 38 6 % ;其中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LCT阳性率 4 6 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ML)LCT阳性率 34 8% ;ALL与AML之间LCT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0 4 5 2 ,P >0 0 5 )。CCI无效组 32 2 % ,其中LCT阳性者 5 7 9% ;CCI有效组 6 7 8% ,其中LCT阳性者 12 5 %。CCI无效组与CCI有效组LCT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13 4 3,P <0 0 1)。结论 发现大多数患者LCT滴度越高 ,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人急性髓白血病细胞株KG1a体外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法和台盼蓝拒染色法检测苦参碱对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细胞存活率;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分析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作用前后KG1a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苦参碱能够抑制KG1a细胞增殖,随着药物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存活率逐渐下降;作用后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药物组均能诱导KG1a细胞凋亡;苦参碱作用后细胞大部分被阻于Go/G1期.结论 苦参碱能抑制KG1a细胞的增殖,改变其周期,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以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作为对照,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CD3+4早期AML细胞KG1a的杀伤活性。结果AML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有杀伤活性,且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杀伤活性增高(P<0.05)。结论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早期AML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