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先证者(Ⅳ1) 男,10岁.因"牙列不齐要求矫治"入院.患儿出生时即发现双侧唇裂,牙槽嵴裂,下唇双侧旁正中瘘.出生6天在山西大同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双侧唇裂修复术",2岁时行"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畸形修复术"和"下唇瘘修复术".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2006年发表的中国心脏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7大城市、52家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连续入选的3513例住院冠心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达70.5%,远高于合并糖尿病或高血脂症的比例.由此可见,血压管理是冠心病防...  相似文献   
3.
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侧全肺灌洗术对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双腔气管插管行分侧肺全肺灌洗术治疗5例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患者,观察其症状、X线影像学及肺功能指标,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分侧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可显著改善患者气促症状、胸部X线表现以及氧合功能.[结论]分侧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我国现行狂犬病疫苗暴露前免疫程序(0-7-21或28)与WHO新推荐的免疫程序(0-7)在安全性、有效性及保护性方面的差别, 为修订《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相关内容提供实验动物方面的数据支持。方法按照我国现行的3针法、WHO新推荐的2针法等狂犬病暴露前免疫程序, 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 即0-7-21组(3针组)、0-7组(2针组)、0-14组、0-21组和对照组。观察小鼠生存状态, 每间隔5 d称重, 比较不同免疫程序的安全性。首次免疫后7、14、21、28和35 d采血, 检测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RVNA), 确认其有效性。免疫后35 d以致死剂量的CVS-11狂犬病病毒对各组小鼠攻毒, 评价不同免疫程序的保护性。结果接种疫苗后, 各组小鼠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后14 d, 各免疫组小鼠RVNA阳转率均为100%, 可对小鼠提供完全保护作用。0-7-21 d组和0-7 d组免疫后35 d RV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