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川北医学院医学生毕业后基层就业意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医学生毕业后基层就业意向基本情况,并评价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同类医学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和为基层医疗机构引进、留住人才提供决策依据。方法2010年4。10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川北医学院在读本、专科学生用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以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0份,回收率96.7%。②近60%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一般”;毕业后最主要打算依次为先就业后考研、就业、考研;85%的学生更愿意选择城市(县)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业。③超过70%的学生对赴基层就业的意向为“一般”、“不愿意”等;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发展空间、薪酬与福利、医院综合实力等。④超过90%的学生对国家颁布相关优惠政策均“不知道”或“一般”了解。结论政府、基层医疗机构、学校等各方面应共同采取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和基础投入,以促进医学生毕业后到基层就、Ik。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四川省南充市城乡居民被动吸烟状况及对公共场所实行禁烟规定的认知态度,为南充市禁烟法的普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南充市城乡15岁及其以上常住居民1 434人为调查对象,用统一规格的调查表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中被动吸烟率为85.28%,对控烟法的知晓率为70.99%,城市高于乡镇和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468,P=0.000),仅有6.91%的被调查者认为四川省南充市禁烟令很有效,46.04%的被调查者认为作用微小,四川省南充市控烟宣传不够。结论四川省南充市城乡居民被动吸烟的水平较高,对禁烟法律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应加强四川省南充市城乡禁烟、控烟的健康教育,普及禁烟法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血清保护素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我院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根据是否急性加重将患者分为非急性加重组(n=322)和急性加重组(n=154)。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两组患者血清保护素D1的含量,并分析保护素D1的含量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与非急性加重组患者比较,急性加重组患者血清保护素D1的含量显著降低[(488.6±172.9) vs.(146.3±71.8)μg/L,P <0.05];保护素D1低表达组患者的年龄、NYHA分级、FBG、NT-proBNP、全因死亡和复合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保护素D1高表达组(P <0.05),而LVEF明显低于保护素D1高表达组(P <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保护素D1低表达组患者全因死亡和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保护素D1高表达组(P <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保护素D1含量、NYHA分级、NT-proBNP和LVEF是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发生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力相关蛋白1(Drp1)在高糖诱导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生物学功能及其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高糖诱导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中Drp1、OPA1及MFN1的表达水平;通过转染Drp1 shRNA表达质粒敲低Drp1的表达,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用Annexin V染色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并通过JC-1荧光染色实验和Calcein-AM荧光染色实验分别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结果 高浓度葡萄糖处理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中Dr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活性升高(P<0.05);敲低Drp1可以增强细胞活力(P<0.05),并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活性的升高(P<0.05)。结论 Drp1在高糖诱导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8月因冠心病于我院接受PCI的186例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心电图J波、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0级、KillipⅣ级及发病至PCI时间是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与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高度相关。基于糖尿病、心电图J波、冠状动脉多支病变、TIMI血流分级0级、KillipⅣ级及发病至PCI时间6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本研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该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16[95%CI(0.787,0.845)],说明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糖尿病、心电图J波、冠状动脉多支病变、TIMI血流分级0级、KillipⅣ级及发病至PCI时间是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能够提高对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效能,对临床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任丽蓉  何蔺  刘涛  王浩宇 《西部医学》2020,32(8):1132-1135
目的 探讨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小管生成实验的最佳细胞浓度,从而为心脏微血管的研究提供体外实验模型。方法 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成5×103个/孔、1×104个/孔、2×104个/孔、3×104个/孔4组,并接种至Matrigel胶包被的48孔板中,细胞接种后24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并用Image J软件对形成的管腔数量、分支数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用(x-〗±s)表示,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果 组织块贴壁法可成功培养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的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vWF相关抗原阳性表达。细胞密度为5×103个/孔时无管腔样结构生成,当细胞浓度为1×104个/孔、2×104个/孔、3×104个/孔时可有管腔样结构生成。细胞浓度为2×104个/孔时形成的管腔数量及分支数量高于1×104个/孔、3×104个/孔(P<0.05)。 结论 分离培养的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血管形成能力。在一定的细胞接种浓度范围内,接种的细胞密度越大,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增强,但细胞浓度超过血管形成的最佳浓度后,随着接种细胞浓度的增大,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7.
何蔺  刘涛  王浩宇  任丽蓉 《重庆医学》2015,(25):3470-3472
目的:探讨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原代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为血管性疾病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分离小鼠胸、腹主动脉,采用改良组织块贴壁法获得主动脉 VSMC,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差速贴壁法进行细胞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并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结果该方法成功分离出小鼠主动脉 VSMC,细胞生长旺盛,活性良好,呈放射状、典型“峰-谷”样生长,HE 染色细胞呈梭形,细胞质丰富,核大而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免疫荧光显示特异性的细胞质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结论本方法简单、经济、可靠,可在体外条件下分离,培养出纯度高、活性良好的主动脉 VSMC。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米屈肼(THP)是否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改善心脏射血功能。方法 将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米屈肼组以及卡托普利组,每组15只。建模成功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组织结构;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凋亡;Western blot与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内Sirt1、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 米屈肼能够上调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脏EF、FS水平、减轻心肌细胞水肿与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血清IL-6以及TNF-α水平。米屈肼能够上调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组织Sirt1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 米屈肼可能通过上调SIRT1/NF-κB信号通路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脏射血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