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 ,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开腹手术,观察组则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及保肛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对照组为26.7%,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x2=4.3200,P=0.0377).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66.5±9.1)mL,保肛率为56.67%,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93.4±10.2)mL,保肛率30.00%,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10.7787,P=0.0000),保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3439,P=0.0371).结论 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直肠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的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开展手术,内镜组则采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开展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与肛缘的距离、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与肛缘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手术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10.0%,10.0% vs 22.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1647,P=0.0231,c2=6.2745,P=0.0122)。结论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效果,且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值得广泛应用于直肠肿瘤的局部切除。  相似文献   
3.
何若冰 《光明中医》2007,22(1):53-54
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部急性外伤或颈椎退变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外突出直接或间接压迫周围组织,脊髓、血管、神经而产生各种不同症状的慢性疾病.该病临床表现为神经、血管、交感神经受压的多种症状,而根型患者较多,且该型对患者的折磨尤大,如颈、肩、背、上肢酸、胀、冷痛,手指麻木,甚或肩关节功能障碍.查体大多数患者患部痉挛压痛,对该病目前多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如牵引、推拿、针灸、局封等法,远期效果大多不乐观.笔者从1996年至今用牵引后加旋转复位推拿手法治疗根型颈椎椎间盘突出症79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性功能和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3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开腹组(n=40),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腹腔镜组(n=43),比较两组免疫功能与性功能水平。结果术后1 d,两组CD3^+、CD4^+与CD8^+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且腹腔镜组CD3^+、CD4^+与CD8^+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调查表(IIEF)评分明显更高(P<0.05),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性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术后恢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术中气腹压对直肠癌微创手术后患者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中气腹压力分为低压力组(8~11 mmHg)和高压力组(12~15 mmHg),每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压力组禁食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高压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力组术后并发症(腹泻、下肢深静脉血栓、恶心呕吐、肠麻痹)发生率低于高压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微创手术中气腹压过高会损伤患者肠黏膜,影响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因此,在确保手术视野清晰条件下,应尽量降低术中气腹压力,以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研究。方法选择80例直肠癌患者对其作出研究分析,根据治疗直肠癌的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的患者使用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的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使用传统的经腹切除手术的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因素展开分析。结果通过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治疗后发现(:1)观察组VAS评分、住院的天数以及并发症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2)观察组肛门功能的比较其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不仅降低并发症状的发病率、安全性较高,还能有效地改善其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进展期胃癌依然是不能治愈的疾病.然而,一些化疗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单一及联合应用被证明具有临床意义.总体的单一用药有效率为10%-30%,联合用药有效率为30%-60%.虽然新辅助化疗在胃癌系统治疗中的作用仍为实验性阶段,但是一些Ⅱ、Ⅲ期的临床试验结果值得我们更深一步的研究.本文就对胃癌新辅助化疗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何若冰  邱斌  唐小波 《四川中医》2008,26(12):99-100
目的:研究中药辨证内服配合药物髓腔内注入对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防治作用。方法:按随机分组原则将90例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辨证内服中药配合药物髓腔注入;对照组45例,采用辨证内服中药配合中药熏洗。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77.8%,对照组为62.2%,两组疗效经χ^2检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药物髓内注入对本病的疗效优于中药熏洗,特别在缓解疼痛及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X线改变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能与疗程及观察时间短以及X光片对骨坏死的修复或恶化的轻微变化难以达到更细致深入的研究有关。结论:采用中药辨证内服配合药物髓腔内注入的中西结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发展,预防股骨头塌陷。  相似文献   
9.
何若冰 《光明中医》2006,21(11):75-76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颈椎病患者中较为普遍,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40~60岁为高发年龄.临床上以头痛、头晕,颈部方位变动时头晕加重,甚者伴有恶心、呕吐、耳鸣、模视等为主要表现,患者极端痛苦.笔者采用推拿法治疗该疾病20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