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例1女,31岁。患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入院后予他巴唑30 mg/日,分3次口服;同时用肌苷片、维牛素B_1、心得安等。住院23天后复查血T_33.1nmol/L,T_4154 nmol/L,TSH小于10 mlU/L,症状明显缓解。1个月后出院。继续服用他巴唑早、中、晚各5mg。出院时自觉脱发较入院前稍多。半个月后脱发明显;呈均匀性脱落,几天后已成秃头。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采集的步态数据中寻找对步态类别识别具有可分性判据最优特征子集,评估各个步态特征重要性及其对异常步态的分类识别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医院采集到的异常步态类别的数据60例和200名健康人群的信息,且均为自愿参加。本实验采用三维步态捕捉系统获取被测者的步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然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获得各个步态特征的权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特征选择,最后再用不同算法所得的分类的准确性对特征选择的效果加以评定。结果:应用随机森林算法给出各个步态特征的权重评分,并依照其评分大小进行特征重要性排名,去掉对步态分类识别相对而言几乎不起作用的特征,发现经过特征选择后的步态特征子集,相比于特征选择之前,其步态分类识别的效果要更好,各个分类算法的多项评价指标均有所提升。结论:应用随机森林算法能够对步态特征在步态类别的识别中进行权重打分,从而进行步态特征选择,提高对步态类别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4~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情况,探讨行为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于2003—09/12在武汉市随机抽取2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选取其中幼儿园中班、大班,小学1-6年级,初中1-3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共12个年级,按年级名册各随机选取男50名,女50名,共2400名。均为年龄4-16岁儿童,监护人同意参加。调查工具为行为问题调查量表。该量表包括:①一般项目:有性别、年龄、儿童生活主要照顾者、父母职业等。②环境量表:有亲子关系、父母经济状况、家庭大小、父母心理知识认知、教育认知、环境、父母对自己与孩子相处是否需要建议等项目(对各项目进行同趋势化处理,转换为低优即分越低越好,按1~5分共5个等级进行评分,并采用合计方式计算各纬度的得分,按人数计算各维度的平均分)。③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做父母调查(113条行为问题,每条有0,1或2分称为粗分,113条粗分加起来称总粗分,再归纳为8~9个因子,计量其因子分),将该量表因子分与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父母用)诊断标准对照,判断该儿童是否具有该项行为异常。由各班主任将调查表分发给所选调查对象的家长,并负责向家长讲解调查表内容和填写方法,在发表1周后负责回收表格。结果:纳入儿童2400名,发放调查表2400份,回收调查表2205份,其中内容完整的2199份。由于年龄不符合的有71名,对2128名符合年龄条件和填写完整符合要求的调查表进入结果分析。①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x^2CMH=1722.6350,P〈0.01)。不同年龄段儿童行为异常发生率相似(P〉0.05)。②12~16岁行为异常儿童中非父母照顾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行为正常儿童(17.07%,3.64%,x^2CMH=15.7005,P〈0.01)。③4~5岁行为异常男童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家周围噪音污染和亲子关系评分和正常儿童相近(P〉0.05);6~16岁行为异常儿童上述3项指标平分普遍高于正常儿童(t=-2.06--6.77,P〈0.05~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④4~5岁行为异常女童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和亲子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t=-2.26,-2.10,P〈0.05)。结论:①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②12~16岁行为异常儿童中非父母照顾者多于由父母照顾的正常儿童。③行为问题发生率可能与儿童的生活照顾者、亲子关系、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及家周围的噪音有关。④4~5岁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与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家周围噪音污染和亲子关系无关,但与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图像分析仪对Lewis肺癌细胞核形态、DNA含量及AgNORs计数进行测量,并有免疫组化SP法对bcl-2,fas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用药后核面积、周长、平均直径、积分光密度、AgNORs计数显减小(P<0.05),bcl-2蛋白的面积/HP、面密度、灰度值降低,而fas蛋白的面积/HP、面密度、灰度值增加(P<0.05)。结论:紫杉醇能抑制Lewis肺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4~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情况,探讨行为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于2003-09/12在武汉市随机抽取2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选取其中幼儿园中班、大班,小学1~6年级,初中1~3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共12个年级,按年级名册各随机选取男50名,女50名,共2400名。均为年龄4~16岁儿童,监护人同意参加。调查工具为行为问题调查量表。该量表包括:①一般项目:有性别、年龄、儿童生活主要照顾者、父母职业等。②环境量表:有亲子关系、父母经济状况、家庭大小、父母心理知识认知、教育认知、环境、父母对自己与孩子相处是否需要建议等项目(对各项目进行同趋势化处理,转换为低优即分越低越好,按1~5分共5个等级进行评分,并采用合计方式计算各纬度的得分,按人数计算各维度的平均分)。③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做父母调查(113条行为问题,每条有0,1或2分称为粗分,113条粗分加起来称总粗分,再归纳为8~9个因子,计量其因子分),将该量表因子分与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父母用)诊断标准对照,判断该儿童是否具有该项行为异常。由各班主任将调查表分发给所选调查对象的家长,并负责向家长讲解调查表内容和填写方法,在发表1周后负责回收表格。结果:纳入儿童2400名,发放调查表2400份,回收调查表2205份,其中内容完整的2199份。由于年龄不符合的有71名,对2128名符合年龄条件和填写完整符合要求的调查表进入结果分析。①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χ2CMH=1722.6350,P<0.01)。不同年龄段儿童行为异常发生率相似(P>0.05)。②12~16岁行为异常儿童中非父母照顾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行为正常儿童(17.07%,3.64%,χ2CMH=15.7005,P<0.01)。③4~5岁行为异常男童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家周围噪音污染和亲子关系评分和正常儿童相近(P>0.05);6~16岁行为异常儿童上述3项指标平分普遍高于正常儿童(t=-2.06~-6.77,P<0.05~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④4~5岁行为异常女童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和亲子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t=-2.26,-2.10,P<0.05)。结论:①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②12~16岁行为异常儿童中非父母照顾者多于由父母照顾的正常儿童。③行为问题发生率可能与儿童的生活照顾者、亲子关系、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及家周围的噪音有关。④4~5岁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与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家周围噪音污染和亲子关系无关,但与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的伴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2 mmol/L和/或2 h血糖>14 mmol/L)30例,分别予以2周的CSII和MSII,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水平以及静脉葡萄糖耐量(IVGTT)试验的胰岛素分泌,得出IVGTT中血浆胰岛素的峰值(AIR)、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Homa IR),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CSII组治疗前后AIR、Homaβ有显著性差异(P<0.01),Homa IR无显著性差异(P>0.05);MSII组治疗前后AIR、Homaβ和Homa I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空腹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水平、AIR、Homaβ和Homa I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AIR和Homaβ有显著性差异(P<0.01),Homa I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II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血清TNF-α浓度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23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P组,12例),取2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组,分别运用RT—PCR法、ELISA法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血清TNF-α浓度。结果NA组、MA组和CP组TLR4MRNA表达水平逐渐增高,MA组、C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血清TNF-α浓度也逐渐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LR-4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水平及UAER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MRNA表达水平上调,血清TNF-α水平也同步升高,TLR4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介导糖尿病肾病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甲状腺癌各组织学类型中 K-ras、P5 3蛋白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利用免疫组化 SP法测定 K-ras、P5 3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 ,K-ras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阳性率为 65 .0 % ,明显高于在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表达阳性率 (分别为 3 3 .3 %、6.7%、0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P5 3蛋白在未分化癌表达阳性率为 66.7% ,明显高于在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表达阳性率 (分别为 3 0 .0 %、6.7%、2 0 .6%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2001-12~2002-12对住院的2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使用GY-1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将生理盐水(250 ml/瓶)制备成高氧液(Pa O2=80~100 mmHg)加入各种所应用药物(改善微循环的复方丹参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参麦等及营养脑细胞的脑活素等)后进行静脉点滴,口服各种降糖药物,并同时选取存档病历20例作对照分析.这20例病人均为2型糖尿病病并发脑梗塞患者,亦统一应用改善微循环的复方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参麦等及营养脑细胞的脑活素等,口服各种降糖药物,其中有高血压者使用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