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小结节以及临近大血管的病灶具有难度。本研究旨在探讨数显角度仪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皮肺穿刺活检的35例患者。将患者分为A、B、C3组,A组与B组为病灶直径≤30 mm的肺结节,其中A组接受数显角度仪协助下的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B组则在CT引导下徒手操作经皮肺穿刺活检。C组为病灶直径 > 30 mm肺部肿块,在CT引导下徒手操作经皮肺穿刺活检。然后比较3组之间穿刺前的肿块大小、进针次数、进针距离及术后血气胸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A组肺结节最大直径为(18.4±2.1)mm,显著小于B组(28.3±2.0)mm及C组(43.3±3.6)mm(P=0.003与P=0.003)。A组部分患者合并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及病灶邻近大血管,且该组穿刺点至胸壁外侧距离也明显高于B组(P=0.039)。但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概率为100%,明显高于B、C组,同时该组术后并发症亦明显少于另外两组。  结论  经数显角度仪协助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一项安全、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特别在肺小结节病变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远期效果。方法选择1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82例为观察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65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及远期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ALT和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年以上生存率(临床治愈+明显好转)为54.88%,高于对照组的32.31%(χ2=7.47,P<0.01)。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较单独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远期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明显改善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女性肺腺癌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吉非替尼250 mg,口服,1次/d,连续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患者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及随后每2个月评价。结果 在可评价疗效的2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3.7 %),部分缓解(PR)11例(40.8 %),疾病稳定(SD)10例(37.0 %),疾病进展(PD)5例(18.5 %),总有效(CR+PR)率44.5 %,95 %可信区间为29 %~68 %;疾病控制率81.5 %,95 %可信区间为62 %~94 %;症状缓解率为80.0 %;平均肿瘤进展时间(TTP)为7.2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皮疹与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女性肺腺癌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4.
芹菜素通过上调PTEN蛋白表达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芹菜素(apigenin,API)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其作用机制是否涉及PTEN蛋白表达的调控.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形条带;Western Blot分析细胞PTEN、p-Akt和p-Bad蛋白表达.结果 API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呈浓度依赖性.40μmol/L的API处理HepG2细胞48 h,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DNA梯形条带.40μmol/L的API处理HepG2细胞12 h和24 h,PTEN蛋白表达分别上调达132.6%和158.9%;同时磷酸化Akt蛋白水平下降至86.3%和75.6%.磷酸化Bad蛋白水平降低到73.4%和69.3%.结论 API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作用与上调PTEN蛋白表达、降低磷酸化Akt蛋白和磷酸化Bad蛋白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周剂量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 2006-07-01/2008-01-31我科以周剂量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23例,给予紫杉醇70 mg/m2,静脉滴注1 h,第1、8、15天;奥沙利铂1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2天,每28天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治疗至少2个周期,2个周期化疗完成后4 wk评价疗效.结果:在可评价疗效的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34.8%),疾病稳定(SD)8例(34.8%),疾病进展(PD)7例(30.4%);总有效率(CR+PR)34.8%,95%CI为16%-57%;临床获益者(CR+PR+SD)共16例(69.6%),95%CI为47%-87%.平均肿瘤进展时间(TTP)为3.93±1.47 mo.不良反应主要为脱发、骨髓抑制和外周神经毒性.结论:周剂量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EC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ECX方案(表阿霉素+顺铂+希罗达)治疗26例晚期胃癌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表阿霉素50mg/m^2,静脉推注,第1天;顺铂30mg/m^2,静脉滴注,第1~2天;希罗达1000mg/m^2,口服,每天2次,第1~14天,每21~28天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治疗至少2个周期,2个周期化疗即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在可评价疗效的该2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3.8%),部分缓解(PR)11例(42.3%),疾病稳定(SD)9例(34.4%),疾病进展(PD)5例(19.5%),总有效率(CR+PR)46.1%,临床获益者(CR+PR+SD)共21例,占80.5%;平均肿瘤进展时间(TTP)为(6.04±2.20)个月,平均生存期(MST)为(12.04±2.14)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腹泻,手足综合征。结论EC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ICA基因多态性、sMICA分子与乙肝后肝硬化(livercirrhosis,L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ICA—STR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检测101例HBsAg阳性LC患者和141例健康对照者MICA基因第5外显子的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01例湖南汉族HBsAg阳性LC患者中检测到5种MICA基因第5外显子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MICA*A4(10.9%),MICA*A5(37.1%),MICA*A5.1(34.2%),MICA*A6(7.4%),MICA*A9(10.4%)。15种基因型分别为MICA*A4/A4,MICA*A4/A5.MICA*A4/A5.1.MICA*A4/A6,MICA*A4/A9,MICA*A5/A5,MICA*A5/A5.1,MICA*A5/A6.MICA*A5/A9,MICA*A5.1/A5.1,MICA*A5.1/A6,MICA*A5.1/A9,MICA*A6/A6,MICA*A6/A9,MICA*A9/A9。MICA*A5.1基因与LC发病正相关(P=0.042),OR值为1.398,与患者性别无关(χ^2=0.08,P=0.778)。结论MICA*A5.1基因与乙肝后LC发病正相关,提示该基因可能是乙肝后出现LC的重要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二烯丙基三硫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iallyl trisulfide,DATS)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DATS对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DATS作用后的细胞凋亡。人细胞凋亡基因芯片检测DATS作用MGC803细胞的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RT-PCR验证凋亡相关基因。结果MTT结果显示,4、8、12、16、24mg.L-1DATS对MGC803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从11%增至78%,呈明显量效关系(P<0.05)。荧光显微镜下,DATS处理后的MGC803细胞核染色质着橘红色并呈固缩状或片段状。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8、12、16、24mg.L-1DATS作用24h后,出现典型亚二倍体峰,平均凋亡率分别为11.4%、23.7%、27.4%、31.1%(P<0.05)。人细胞凋亡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表明,16mg.L-1的DATS作用4h后出现16个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差异,RT-PCR证实,SODD基因mRNA表达上调、Apaf-1基因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DATS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可能与多个基因和信号转导通路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湖南地区汉族人群中可溶性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sMICA)分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分布及诊断价值.方法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12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41例正常对照血清中sMICA浓度含量,分析sMICA含量在不同疾病中含量变化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sMICA含量在恶性肿瘤中只有肝癌有诊断价值(AUC=0.843),而其他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意义不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sMICA含量最高,为743.4±304.1 pg/mL(P=0.003),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胃癌次之,最差的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恶性淋巴瘤,分别为162.5±116.1 pg/mL(P=0.115)和140.9±137.6 pg/mL(P=0.2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明显增加,sMICA含量可应用于肝癌的诊断,而对其他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RP)的相互作用蛋白及其对肿瘤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沉淀结合质谱方法分离鉴定MRP的相互作用蛋白,并对其中的耐药相关蛋白之一Annexin A5进行功能研究,Western blot及siRNA干扰技术分析MRP、Annexin A5蛋白表达的变化、相关性及胃癌SGC-7901细胞的耐药性变化.结果:经免疫沉淀结合质谱方法分离鉴定发现了14个MRP的相互作用蛋白,其中AnnexinA5为其中得分最高的蛋白;Westernblot检测显示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中MRP、AnnexinA5蛋白表达均高于SGC-7901和siRNA-SGC-7901/DDP,siRNA干扰AnnexinA5表达后,siRNA-SGC-7901/DDP中MRP蛋白表达下调,MRP、AnnexinA5蛋白在SGC-7901和siRNA-SGC-7901/DDP之间表达无明显差异;MTT法结果显示经siRNA干扰SGC-7901/DDP后,顺铂、5-Fu和紫杉醇作用后的IC50值明显减少,对其的敏感性分别增加了36倍、17倍和4倍.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