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1岁。既往无肝、肾病史;有糖尿病病史半年。于2000年5月28日晚突然出现恶心、呕吐、体上腹部胀痛,泻稀水样便5次。持续2d不能进食水,24h尿量<50ml。于5月30日晚呕咖啡样物20ml以后来院就诊,急诊以呕血原因待查收住普通内科病房。查体:神志清,精神差,皮肤巩膜黄染,剑突下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痛(-),双肾区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心率80次/,min,血压20/13.3kPa给予止血敏静脉输液,适量补液及利尿等方案治疗。化验检查:血常规:WBC8.4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空管药物疗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口腔科医生应用于临床,替代原始的根充材料。治疗乳牙慢性尖周病。我科采用空管药物疗法对116例儿童进行了临床治疗和护理,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I、病例选择:病例均选自我院1992年至1994年门诊病人,116例共128牙、其中男65例.女51例,年龄3-10岁,全部为乳磨牙上颌牙51颗.下颌牙77颗。第一乳磨牙76颗,第二乳磨牙52颗,均为感染根管。有DP病反应的41颗,瘘管存在的63颗,有105颗牙在X线片厂显示极端牙槽骨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吸收。2.空管治疗药物:粉剂、磺仿。液剂:甲酚醛液。3.治疗和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青霉素皮试改良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探讨降低假阳性率的操作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600例因感染而需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良方法进行皮内过敏试验.结果 改良方法皮试结果阳性率低于常规方法(P<0.05).结论 改良皮内试验方法安全可行,阳性率偏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4例。将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71例患者作为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713例患者作为T2DM组。比较甲减组和T2DM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为9.06%,其中临床甲减16例,为2.04%,亚临床甲减55例,为7.02%。比较甲减组与T2DM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年龄、糖尿病病程、ABI、FCP、E/A、TC、TG、LDL-C、Lp(a)、S-CRP、UAER、TPO-Ab、性别、吸烟、冠心病、DN、DNP、DR、DF、PAD、DM治疗方式有关(P<0.05)。将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作为因变量,将上述因素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胰岛素治疗、TPO-Ab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吸烟、胰岛素治疗、TPO-Ab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和干预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通过对常用的3种同步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高效低毒的同步化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该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249例宫颈癌患者,病理活检确诊为鳞癌或腺癌,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为IB2~IVA期,根据同步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A组为多西他赛(75 mg/m~2)/紫杉醇(135 mg/m~2)+顺铂(75 mg/m~2)每3周给药1次;B组为单药顺铂(75 mg/m~2)每3周给药1次;C组为单药顺铂40 mg/m~2每周给药1次,观察3组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A、B、C 3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1%、79.7%、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A组疗效整体优于C组(P=0.008),A、B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7),B、C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6);近期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A、B、C 3组间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的各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A、B两组(P 0.0125),但3组近期胃肠道反应、贫血、外周神经反应及膀胱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他赛/紫杉醇联合顺铂3周方案的近期疗效优于单药顺铂每周方案,毒性反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作为同步化疗给药方案的理想候选,远期生存获益有待进一步大样本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背景:前交锁髓内钉是大部分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纵观目前对于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更换原有髓内钉和改用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方面,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术后不能早期功能锻炼,患者不易接受.目的:随访观察不更换原有髓内钉,直接附加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保定市第一医院骨外科2006-02/2008-12收治的20例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后不愈合患者,采用不更换原有髓内钉直接附加钢板并结合植骨的方法治疗.手术采用外侧切口,骨折端周围骨膜及骨痂给予保留,清理骨折端的纤维组织及硬化骨,术中检查骨折端稳定性差,于股骨前外或后外侧给予用7~9孔窄有限接触钢板固定,固定钢板处不剥离骨膜,骨折远近端各用3枚螺钉固定,固定后骨折端稳定,取自体髂骨植于骨折端,植骨后不负重或部分负重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肢体活动良好.附加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折不愈合,手术操作创伤小,可以综合交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的优点,克服这两种内固定的不足,提高骨折固定稳定性,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练,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任康 《工企医刊》1996,9(1):70-71
美国生产以四环素牙脱色系统已应用在牙体变色的治疗中,自1992年以来,我院应用美国生产以四环素牙脱色系统治疗8例牙体变色,均取得了良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5年12月~1997年12月共收治小典型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6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2例,女8例,年龄59~93岁,平均67.3岁。1.2基础疾病高血压病21例(35.0%),肺源性心脏病21例(35.0%),冠心病11例(18.3%),充血型心肌病6例(10.0%),肥厚型心肌病1例(1.7%)。部分患者并发糖尿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1.3发病诱因呼吸道感染34例,其他依次为劳累12例,情绪激动10例,心律失常1例,其他因素3例。1.4临床表现平卧位均有咳嗽,以夜间为重;睡眠需高枕18例;R>20/min32例;P>90/min16例;肺部…  相似文献   
9.
背景:前交锁髓内钉是大部分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纵观目前对于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更换原有髓内钉和改用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方面,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术后不能早期功能锻炼,患者不易接受。 目的:随访观察不更换原有髄内钉,直接附加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折不愈合的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保定市第一医院骨外科2006-02/2008-12收治的20例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后不愈合患者,采用不更换原有髄内钉直接附加钢板并结合植骨的方法治疗。手术采用外侧切口,骨折端周围骨膜及骨痂给予保留,清理骨折端的纤维组织及硬化骨,术中检查骨折端稳定性差,于股骨前外或后外侧给予用7~9孔窄有限接触钢板固定,固定钢板处不剥离骨膜,骨折远近端各用3枚螺钉固定,固定后骨折端稳定,取自体髂骨植于骨折端,植骨后不负重或部分负重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 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肢体活动良好。附加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折不愈合,手术操作创伤小,可以综合交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的优点,克服这两种内固定的不足,提高骨折固定稳定性,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练,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钢板;股骨干骨折;植骨;骨折不愈合;硬组织植入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植骨融合及椎间融合器术中椎间植骨粒体积与术后融合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Cage植骨融合术的病例共82例,随机分为三组,术中分别植入不同体积的植骨粒.其中A组28例,植骨粒体积平均为0.2 cm3;B组27例,植骨粒体积平均为0.1 cm3;C组27例,植骨粒体积平均为0.05 cm3.对三组患者植骨粒体积、临床效果、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植骨粒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椎间植骨总体积及Cage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下腰痛、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植骨融合率B组均显著高于A、C组,A组高于C组(P<0.05).末次随访时B组椎间隙高度变化显著小于A、C组(P<0.05).结论 采用不同植骨粒体积在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中等体积植骨粒(0.1cm3/粒)可明显提高术后椎间融合率,减小了椎间隙高度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