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术中球囊不泄的处理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至2003年4月,行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术14例,其中2例栓塞过程中出现球囊不泄,处理办法和教训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栓塞治疗15例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回顾近十年来收治的15例假性动脉瘤,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5例病人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3.9岁(9-57岁)。外伤性9例,夹层所致4例,手术所致2例。颈内动脉11例,椎3例,颈外动脉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假性动脉瘤4例。影像学特点清嵝不位于血管分叉处,形状不规则,瘤底部常用“小壶”影。全部病例均采用局麻下经股动脉或颈动脉Seldinger′s穿刺,在系统抗凝情况下栓塞动脉瘤。结果 15例假性动脉瘤中保留载瘤动脉4例。全部病例栓塞后动脉瘤均消失。半年后血管造影随访复查未见动态瘤复发。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有效而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氯丙嗪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齐拉西酮和氯丙嗪治疗8周,两组均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PANSS阴性症状减分第8周末齐拉西酮组优于氯丙嗪组(P<0.01)。齐拉西酮组与氯丙嗪组的总体疗效相当(P>0.05)。TESS量表评估显示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和胆碱能系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齐拉西酮高(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相当,但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在神经外科硬脑膜的切开中,有不同的方法。相同条件下,如何评价哪种方法最科学,借助合理的应用数学,可得出准确客观的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氯硝西泮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米氮平或氯硝西泮治疗,治疗8周,两组均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日记评定疗效.结果:患者的睡眠质量自第2周起到治疗结束,米氮平组明显优于氯硝西泮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米氮平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的头晕、乏力、瞌睡和体重增加等,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米氮平治疗慢性失眠症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生、生长增大或维持不变、缩小甚至消失,与发生区的引流静脉数量和形态变化有重要关系。因此,可从引流静脉角度推测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生原因和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7.
聚氨酯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新型栓塞材料聚氨酯(PA)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行性,评价其引起的病理改变.方法体外实验测定PA/DMSO的物理性质如沉淀时间、粘质度和密度等.体内实验以猪自然存在的颅底血管网(RMB)为AVM的模型.PA/DMSO溶液栓塞后不同时期行脑血管造影复查,并获取标本行光镜检查.结果在20℃和37℃条件下,实验所用PA/DMSO溶液的沉淀时间分别为(13.50±O.150)s和(13.48±0.143)s(P>0.05),温度对其无影响.PA栓塞后动物无不良临床反应或死亡.通过微导管注射PA/DMSO无困难,未发生微导管粘附于血管壁的情况,PA在RMB内的弥散和铸型良好.造影复查未见血管再通.主要病理改变为血管内弹力层的断裂或消失以及炎性反应.结论PA作为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可达到永久栓塞的目的.其病理反应不引起不良症状,临床上可以接受.为较理想的AVM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8.
急重症自发性颅内出血的脑血管造影和栓塞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急重症自发性颅脑出血患者的血管内诊治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对策。结果2例出现脑缺血表现,其中1例出现永久并发症;80%患者出现术中不配合,需要有效的镇静措施。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伤性脑梗塞是颅脑损伤的一种重要并发症,易被漏诊或误诊。对于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的患者,若术前CT检查没有脑梗塞表现,而术后出现者临床更容易忽略。筛选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脑梗塞的患者2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亓卫国  王建涛 《北京中医》2006,25(4):256-256,F0003
硬脑膜下血肿是十分常见的脑外科疾病,也是开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根据外伤或其它原因所致的时间与发病时间的间隔长短,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3个时期;≤3d内为急性期,4d~3周为亚急性期,〉3周为慢性期。2002-2005年,笔者应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我院住院患者各期硬脑膜下血肿共21例,取得满意效果,免除手术或再手术的创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