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畸形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预估面部凹陷畸形软组织缺损量,吸脂或切脂获取脂肪组织,采用标准分离、纯化程序获取人自体脂肪来源干细胞,将干细胞与颗粒脂肪混合体,用螺旋推进注射器施行皮下软组织缺损区移植.采用面型观察、B超、MRI检查确定临床疗效.定期判定随访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本组共23例患者,术后随访1~24个月,未发现感染、硬结、皮下包块、囊肿或其他并发症.治疗后,畸形明显改善者14例,有效者9例.结论 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畸形,其操作方法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加减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湿滞血瘀证早、中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7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57例。分别给予疏肝利胆汤加减、熊去氧胆酸、疏肝利胆汤加减联合熊去氧胆酸,疗程均为48周。观察各组用药前及用药24,48周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比较各组完全反应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第24,48周中西药组完全反应率均高于同期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治疗第48周中西药组临床症状,肝纤维化,肝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抗线粒体抗体(AMA)改善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和血、尿常规异常发生率中药组中西药组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早、中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完全反应率与西药熊去氧胆酸无明显差异,说明其具有有效性,且安全性评价优于熊去氧胆酸;疏肝利胆汤加减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早、中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湿滞血瘀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逆转肝脏的病理改变,疗效优于单用疏肝利胆汤加减和熊去氧胆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芩白清利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疗效。方法:83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均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加用芩白清利方。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总积分、次症总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NF-α水平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IL-10水平较治疗前两组均升高且观察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PS、D-乳酸、DAO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芩白清利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观察资生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及安全性。将14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各49例。分别给予资生汤加减,法莫替丁和资生汤加减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疗程均为30 d。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胃黏膜病理积分和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AS-17)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比较有效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联合组和中药组中医症状积分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联合组胃黏膜病理积分,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和血清指标改善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和心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中药组(2例,4.8%)联合组(7例,15.2%)西药组(20例,41.3%)(P0.05)。血、尿常规异常发生率比较,中药组(7例,16.7%)联合组(14例,30.4%)西药组(24例,52.2%)(P0.05)。结果表明资生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总有效率与西药法莫替丁无明显差异,说明其具有有效性,且安全性评价优于法莫替丁;资生汤加减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逆转胃黏膜的病理改变,疗效优于单用资生汤加减和法莫替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Cellometer细胞计数仪定量检测人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特点与效果.方法 2011年2-6月,取6例吸脂患者的脂肪组织,其中腹部3例,大腿3例.脂肪组织经消化、离心后形成基质血管成分.体外培养传代形成1代和2代细胞,分别进行细胞计数仪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细胞浓度、细胞总数、细胞直径、活细胞比率.结果 取自腹部或大腿的20ml脂肪组织可以获取细胞总数为4.68×106~5.76×106个,单位体积脂肪中细胞含量为2.34×105/ml~2.88×105/ml.不同部位取材细胞总数略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原代取材细胞悬液中,活细胞比率为90%~94%,体外培养后比率有所降低(81%~88%).各代细胞悬液中均含有大小不同的细胞成分,原代细胞表现较为一致,即细胞直径分布在7.00~30.00μm (腹部)或6.70~17.90μm (大腿),多数直径为7.45~9.00μm(腹部)或6.70~8.30μm(大腿).而经体外培养后,细胞直径变大,且分布更为分散.结论 Cellomter细胞计数仪可用于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定量分析,具有省时、方便、客观、可重复性好的优点,并可对细胞大小进行客观测量.  相似文献   
6.
宋洪富  杨长春  于鲲  殷鹏  贺勇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979-198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β)G252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耳聋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NF-β G252的基因片段,NcoⅠ内切酶进行限制性酶切反应.检测5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及 54例正常人TNF-β G252的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频率,分析TNF-β G252多态性与突发性耳聋易感性的关系.[结果]5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及54例正常对照者中TNF-β G252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β G252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耳聋的易感性相关,可能是影响突发性耳聋发病的一个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在肝脂肪变基础上出现的肝损伤和肝细胞炎症,可归属中医"肝癖"范畴,该病病位在肝,病机关键在脾,湿、痰、瘀互结发为本病。"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该病的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笔者采用该方案,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振华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为全国名老中医,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李老学验俱丰,擅治脾胃病证。李老认为:呃逆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病机上有寒、热、虚、实之分,治宜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配合降逆止呃之法,对于脾胃虚寒者以自拟方香砂温中汤加减治疗,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9.
于鲲  董树平  郭淑云 《光明中医》2009,24(6):1023-1023
李振华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学验俱丰,擅治内科疑难杂病。以自拟方"温经除痹汤"加减治疗寒湿内蕴、闭阻经络、气血瘀滞之痹证,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40例儿童突发性耳聋的血清病毒检测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勇  董西见  殷鹏  于鲲 《当代医学》2011,17(15):97-98
目的研究儿童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病毒感染情况及分析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6月~2009年6月经检查为突发性耳聋的患儿给予治疗,并检查患儿治疗前后的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40例突发性耳聋患儿,发病前45%患儿有病毒感染,而治疗后,患儿感染率为20%。治疗前后感染病毒的患儿例数比较采用成组设计x2检验,结果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例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结论病毒感染可能为儿童突发性耳聋的原因之一,针对病因采取个体和特殊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