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0篇
综合类   9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12例。10例术前平均左房压为18mmHg~40mmHg(26.7±7.15mmHg),术后即刻为4mmHg~18mmHg(10.6±3.86mmHg)P<0.01。跨瓣压差术前10mmHg~40mmHg(19.6±9.05mmHg),术后为0~5mmHg(2.65±2.21mmHg)P<0.01。1例失败,1例术后发生二尖瓣关闭不全急性左心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缺血和再灌注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 )中缺血和再灌注时 QT离散度的变化。评价成功的 PTCA术对改善 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4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5 5 .5± 10 .2 )岁 ,采用光盘连续监测记录 PTCA过程中 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血压变化。分别于球囊扩张前 ,首次球囊扩张期间 ,球囊扩张后 5 s和反复多次扩张结束后 30、6 0、12 0、180 s,测定 QT间期和 RR间期 ,所有值均用 QTL C=QT 0 .15 4(1- RR)公式进行心率校正 ,QTd=QTmax- QTmin。结果 :QTd在球囊扩张期间比扩张前明显增大 (P <0 .0 5 )。 QTd在反复球囊扩张结束后的不同时间比扩张期间显著减小 (P <0 .0 1) ,同时 QTmax明显减小 ,而 QTmin不变。结论 :PTCA球囊扩张期间 ,由于产生一过性短暂的缺血使QTd增加 ,而再灌注后 ,QTd得到改善可能与缺血预适应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10例经皮球囊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的体会,讨论了有关适应症、肺动脉瓣环测量、球囊导管的选择及扩张中X线所见等问题。主张应用低压手推法、短的阻塞时间、少的扩张次数,如条件允许易多采用双囊法。  相似文献   
4.
5.
6.
患者,男,30岁。1987年3月21日入院。1986年9月13日发生心前区压榨样剧痛,持续20多分钟后,心电图证实为急性前侧壁心肌梗塞,经治疗好转。病后一个月,在心前区闷胀不适时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入院时心电图为陈旧性前侧壁心肌梗塞(图1:A1987年3月23日)。入院后行左室及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室心尖段活动减弱,未见室壁瘤。左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7.
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兔离体主动脉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对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雄性兔随机分为2组正常饮食组(normal cholesterol,NC)10只及高胆固醇饮食组(hypercholesterol,HC)10只。4周后取出每只兔的降主动脉,5mm宽动脉环放置于含有25mlKreb液的组织-器官水浴系统中。分别测量游离血管对乙酰胆碱(10-10~10-5mol/L)的舒张反应及对去甲肾上腺素(10-10~10-5mol/L)的收缩反应。结果2组兔血胆固醇有显著差异,其中NC组(30.1±11.2)mg/dl,HC组(987.3±110.0)mg/dl(P<0.01);HC组血管对乙酰胆碱舒张反应与NC组比较明显减弱,HC组最大为(58.50±6.17)%,NC组最大为(103.2±6.9)%(P<0.01);HC组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反应增强,最大收缩力HC组为(4.15±0.56)g,NC组为(2.9±0.3)g(P<0.05)。2组动脉病理学检查无动脉硬化的改变。结论高胆固醇血症降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增加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高胆固醇血症时血管内皮功能改变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纠正型大血管转位合并希氏束近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于雅媛贾大林白小涓曾定尹(第一临床学院循环内科,沈阳110001)关键词心脏畸形;房室传导阻滞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3岁。15年前体检时发现Ⅲ度AVB。当时在我院行心内希氏束电图检查结果为:希...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7年以来对3例肺动-静脉瘘(PA-VF)进行了声学造影。女2例、男1例。年龄分别为39、19和18岁。其中1例长期误诊为紫绀型先心病。例1、3在病变部位可听到血管性杂音。胸片例1在右肺下野,例3在右肺上野可见到一个球形阴影。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例1、3为单发性,例2为多发性。2DE检查例1、2心内结构未见异常,例3二尖瓣开放受限、瓣口约9mm、左房扩大,39mm。3例声学造影在右房出现微泡后的3~5个心动周期左房又出现微泡。例1、2经皮行PAVF栓塞术、例3行二尖  相似文献   
10.
现将我院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植入起搏电极30例成功和失败的体会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30例均为1990年5月至1991年6月我院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锁穿)植入起搏电极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6~69岁。其中Ⅱ°房室传导阻滞6例,Ⅲ°房室传等阻滞1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1例,预激综合征伴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室性心动过速1例。30例中发生晕厥16例,17例在安置永久起搏器前经股静脉植入临时起搏电极。二、随机抽取30例采用头静脉切开法植入起搏电极的病人为对照组,与锁穿法植入电极病人进行手术时间的比较。三、方法:常规在 X 线下行穿刺点的定位,取锁骨下缘与第一肋骨外缘交点处为穿刺点。穿刺时,用小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