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课题主要是对TiO_2光触媒用于流动采血车空气消毒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一种更适合街头流动采血车车内空气消毒的方法。方法通过跟踪监测,对比分析TiO_2光触媒对流动采血车空气消毒的效果。结果在采血车内喷涂TiO_2光触媒后,在自然光线下,将喷涂后的每一次空气监测结果分别与喷涂前的空气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1);经过近三年的霉雨季节考验,空气当中的霉菌数为零。达到了《山东省固定采血点(室)、流动采血车基本标准》中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VEGF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内皮与心肌细胞内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VEGF165基因在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内表达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了(vase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其表达载体pIRES2—FGFP—VEGF165,以脂质体法转染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采用荧光显做镜检测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中EGFP的表达,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VEGF165,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后,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内有EGFP的表达,同时经免疫组化证实有VEGF的表达。结论:采用脂质体法可以成功地将外源性VEGF165基因转染到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中,并进行表达。本研究为今后利用VEGF基因治疗心肌缺血等疾病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菌相关性胃溃疡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治疗幽门螺旋菌相关性胃溃疡的8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幽门螺旋菌根除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溃疡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旋菌相关性胃溃疡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旋菌,降低胃溃疡复发率,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霞  林桂仁  于铭  夏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4,(20):3665-3667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o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新型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o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患者血清SFTSV RNA。结果 2012年某院共报告40例疑似病例,经实验室确诊21例,阳性率52.50%。确诊病例中男10例,女11例;病例多分布于丘陵地区农村,16例(76.19%)为农民,以从事与农业生产相关作业的中老年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6-8月份;多数病例发病前无明确的蜱虫叮咬史。主要临床症状多为发热、头晕、头痛、乏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肢体抖动、意识不清、烦躁等;实验室检查主要是WBC、PLT降低,ALT、AST、CK、LDH升高。结论 SFTS病例多发生在夏季,呈散在发生;中老年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 rasound,HIFU)联合造影剂消融后对兔肝V X 2肿瘤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用30只新西兰白兔制成VX2肝癌模型,分为两组,A组单纯HIFU辐照,B组辐照前注射超声造影剂.辐照后0 h、6 d,14 d电镜观察.结果 辐照后两组靶区细胞坏死,辐照后早期A组靶区可见细胞轮廓.辐照后6 d两组靶区细胞崩解,边缘见纤维包裹带,靶区周围细胞浊肿,B组较A组严重,B组靶区周围凋亡小体多于A组.结论 超声造影剂增强H I F U对靶区组织的消融作用,进一步破坏组织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及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DFI对经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4例共175个肌瘤进行检测,观察治疗前后声像图的变化,并以治疗后瘤体的缩小程度为治疗有效指标对比分析,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变化与HIFU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114例患者的175个肌瘤中,169个治疗后二维图像显示回声明显增强。158个治疗后3个月瘤体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43个治疗后血流信号消失,瘤体缩小;8个血流信号无明显变化,瘤体逐渐增大。24个血流信号明显减少,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11例瘤体血流信号消失者中有9例血流信号重新变得丰富。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正确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并在治疗后短期内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修订及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肝外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超声显示率。方法对肝外梗阻性黄疸而常规超声检查未显示出梗阻病变的77例患者实施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使结肠充盈成为肝外胆管的透声窗,然后采用腹部超声诊断仪寻找其后方的胆管梗阻病变。结果灌肠成功的患者71例(灌肠成功率92.0%),能显示肝外胆管梗阻病变68例,显示率为96.0%。其中结石55例,肿瘤11例,炎性狭窄2例。仍有3例未能显示出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结论被生理盐水充盈的结肠确能作为肝外胆管的透声窗,从而使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超声显示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及控制肝肿瘤发展转移的效果.方法 采用兔肝VX2肿瘤模型进行HIFU辐照.辐照后不同时期处死动物以观察其病理变化.另以辐照组及对照组动物各8只,于2周后处死,比较肿瘤生长及肺转移的情况.结果 HIFU辐照后肿瘤细胞立即发生凝固性坏死,电镜下亦见到不可逆的破坏.2周后有6只动物的肿瘤原发灶已被完全破坏;另2只靶区外有少量肿瘤残存,其体积为59.8 mm3和10.4mm3,而对照组的肿瘤平均体积为(1571.1±349.7)mm3.辐照组有2只(25%)发生肺转移,转移结节数为10和3;对照组全部发生肺转移,转移结节数为54±3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HIFU对兔肝VX2肿瘤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控制肿瘤的发展及转移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术中超声应用于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PDVI)中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经静脉顺行造影证实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88个病例分为A、B两组,两组均采用传统的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加曲张静脉剥脱术,A 组术中加行超声辅助.以瓣膜反流持续时间评价即时效果,以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CEAP)临床分级与临床记分做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术中超声检测静脉反流持续时间戴戒后较戴戒前明显缩短;术后A、B两组临床分级与临床记分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结论 在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中,超声检查进行辅助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针对性,增加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病理穿刺及超声随访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方法62例经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术后1周分别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标本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并分别在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超声检查,计算瘤体均径并与治疗前均径比较。结果光镜和电镜显示HIFU治疗后子宫肌瘤组织明显的细胞坏死、核固缩浓染、核碎裂溶解以及细胞器的破坏;同时可见血管的破坏以及空泡的形成。超声随访显示治疗后1个月肌瘤出现缩小,治疗后3个月瘤体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病理检查和超声随访证实HIFU治疗子宫平滑肌瘤明确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