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王静  于铃  栾天  林洁  李赢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74-174
目的:观察阿希米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确诊为宫颈糜烂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采用阿希米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用微波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阿希米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优于单用微波治疗。  相似文献   
2.
王静  于铃  栾天  林洁  李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66+70-66,70
目的:探讨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前用药米非司酮对取环成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6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已绝经、身体健康、无取环禁忌证、首次来院要求取环或外院多次取环失败的妇女28例,采用取环前用药米非司酮25mg,日2次,口服,连续3d后来院行取环术,观察其对取环成功率的影响。结果:经过口服米非司酮药物后取环成功。28例中仅2例需扩张宫口至5号取出。结论:经使用米非司酮药物后明显提高了绝经期妇女取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探讨防范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血液检验过程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90例,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各种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结果 90例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受检者自身的原因,占到总例数的55.56%;血液采集问题的原因,占到总例数的22.22%;血液运送问题的原因,占到总例数的4.44%;血液检测问题的原因,占到总例数的17.78%。结论医护人员要在血液采集前详细告知受检者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要做好血液采集的检查工作,要做到血液标本及时送检,同时运送过程中避免剧烈振荡。  相似文献   
4.
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蒲公英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波长λs=278nm,参比波长λR=356nm,测定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873851X+80.593,r=0.999,RSD=2.6%,蒲公英总黄酮含量为4.236%。结论:用该方法测定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并发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和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ESD治疗的92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通过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吸烟、饮酒、喜食腌制食物、喜食辛辣食物、喜食滚烫食物、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100,环周比例<1/2均显著影响早期食管癌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P<0.05),基于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845~0.938),显示模型区分度较好,临床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精准度较好。结论 本研究中的列线图预测效果较好,有利于临床直观判断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并发食管狭窄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