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54岁。因"腰痛10余天,四肢麻木无力4d加重伴吞咽困难1d"于2016-3-25入院。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呈阵发性,伴有夜间出汗。4d前出现四肢麻木无力,四肢麻木以末端为主,呈持续性,双手尚能持物,步态不稳,双下肢麻木逐渐发展至双膝关节以下,伴有小腿肌肉酸痛,患者自以为劳累所致,未予诊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颈动脉狭窄再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60例实施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常规随访,行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增加健康管理团队的随访、宣教、指导支架植入相关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及检测。两组患者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2个月评估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12个月内,行为干预组(6.7%,3.3%)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和颈动脉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0%,20.0%)(均P<0.05)。干预后6个月及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干预组:干预后6个月(171.20±18.43)分,干预后12个月(179.90±14.34)分;对照组:干预后6个月(160.77±13.43)分;干预后12个月(164.27±14.85)分]、生活质量评分[干预组:干预后6个月(188.47±16.25)分,干预后12个月(203.17±13.84)分;对照组:干预后6个月(170.67±15.82)分;干预后12个月(183.80±18.19)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患者实施行为干预可有效减少脑卒中的复发率并降低颈动脉狭窄的再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其机制可能与行为干预可以提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中国鲁西南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急性期疼痛的发生率及其与GBS临床特征、临床分型及抗神经节苷脂抗体的关系,探讨GBS急性期疼痛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26例GBS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伴与不伴急性期疼痛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分型及抗神经节苷脂抗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26例GBS患者中男121例、女105例,19.9%(45/226)伴有急性期疼痛,46.5%(105/226)有前驱感染史,82.7%(187/226)存在肢体无力,51.8%(117/226)存在感觉障碍,73.2%(145/198)腰椎穿刺结果显示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46.8%(96/205)抗神经节苷脂抗体IgG阳性。44.7%(101/226)患者为经典型(运动-感觉)GBS,39.4%(89/226)为纯运动型GBS。伴有急性期疼痛患者上呼吸道感染者的比例低于不伴疼痛者(P = 0.029),在临床特征、临床分型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率方面两者无差异(P均> 0.05)。结论 除了上呼吸道感染方面,伴有急性期疼痛的GBS患者在临床特征和预后方面与不伴疼痛者无差异,建议对GBS的类型、分级作进一步细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急性脑梗死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动脉介入取栓治疗,术后第2天肌力恢复3级及以上者5例,2级者6例,无明显改变者6例;死亡4例。结论术前完善的准备,术中密切、细致的配合及术后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动脉介入取栓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分离小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方法,为运动神经元相关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离13 d的C57BL/6胎鼠脊髓,利用Optiprep分离液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培养后观察神经元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对分离运动神经元的纯度进行判定。结果:将分离到的运动神经元进行培养,能够观察到典型的神经元细胞形态及轴突生长。免疫荧光双标证明培养的细胞为运动神经元细胞,纯度约95%。结论:Optiprep分离液用于小鼠运动神经元的分离,可获得良好的分选效果。Optiprep分离液可用于运动神经元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患者CSF蛋白细胞分离现象(AD-CSF)的特点,分析GBS患者CSF蛋白水平与疾病严重性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206例GBS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前驱感染和电生理分类)、CSF细胞数和蛋白水平、高峰期及12个月后残疾评分(GDS),比较发病后≤7 d、8~14 d、15~21 d、≥22 d患者AD-CSF的阳性率。利用Pearson相关及Spearman相关分析电生理正常组、脱髓鞘型组、轴索型组、不能分型组患者CSF蛋白水平与高峰期及12个月后GDS的关系。结果患者发病第3周时腰穿的AD-CSF阳性率最高(85.7%),与其他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电生理正常组CSF蛋白水平与高峰期GDS呈正相关(r=0.707,P=0.003),与12个月后GDS无相关性;脱髓鞘型组CSF蛋白水平与高峰期及12个月后GDS均呈正相关(r=0.495,P=0.019;r=0.770,P0.001)。回归分析表明,CSF蛋白水平是脱髓鞘型GBS患者高峰期GDS以及12个月后更高GDS的预测因子。结论 GBS患者AD-CSF的阳性率与腰穿的时间密切相关; CSF蛋白水平可作为脱髓鞘型GBS高峰期疾病更重以及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降低成人视频脑电图电极脱落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以降低成人癫痫病人视频脑电图电极脱落率展开研究,通过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解析、对策并实施、效果确认等10个步骤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实施QCC活动后成人视频脑电图电极脱落率明显降低(P0.05),脱落率由原来的16.67%降低至4.30%。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责任与荣誉感、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信心、QCC手法掌握这7个方面由2.93分提升至4.48分。[结论]应用QCC可有效降低成人癫痫病人视频脑电图电极脱落率,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病人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使病人能够更好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品管圈(QCC)质量改进方法降低成人视频脑电图伪差的发生次数。方法组织QCC活动小组,分析成人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伪差发生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比较QCC实施前后成人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伪差发生次数和品管圈成员的各项能力。结果实施QCC后成人视频脑电图在50Hz交流电干扰、心电伪差、体动伪差、基线不稳及操作伪差的发生率低于QCC前(P0.05)。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责任与荣誉感、沟通交流技巧、团队凝聚力等圈能力明显提高。结论运用QCC能明显降低成人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伪差发生次数,提高护士的各项能力,具有确切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