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18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ralase,CAT)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光化学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铺满期原代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三组.A组直接作光照处理,B组在培养液中加入SOD(90U/mL)和CAT(900U/ml)后30分钟进行光照,c组为对照组.光照强度2 400 Lx,时间6小时.处理结束后将三组细胞以2.4X105/ml的密度分别接种于24孔板,每孔0.4m1l.于接种后1、3、5和7天观察细胞形志,井进行细胞计数. 结果:光照后3天时,A、B组细胞生长缓慢,C组细胞生长活跃,3天后B组细胞生长接近C组,比A组明显活跃(P<0.05)相似文献   
2.
夏菁  陈光辉  刘宏斌  李萍  李严密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5):33-35,I0004
目的:观察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人犬心肌梗死模型后,犬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3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及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杂种犬13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6只。①两组犬均进行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取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和DAPI标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犬心外膜下共注射2&;#215;10^6个DAPI标记后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IMDM完全培养基。常规关闭胸腔,继续饲养4周。②于细胞移植术前、术后4周行超声心动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术后4周行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左心室收缩末压力、左心室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及左心室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术后4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脏标本观察移植细胞存活及分化情况。结果:对照组1只犬于移植术后第2天死亡,进入结果分析共12只犬,对照组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各6只。①移植术后4周移植细胞存活及分化的观察结果: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心肌组织冰冻切片中可见发出DAPI蓝色荧光染色的细胞核,同一视野下还可看到发绿色荧光的细胞浆。②移植术后4周两组犬心功能的比较: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心室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减少(P〈0.05~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压力、左心室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增加(P〈0.05-0.01)。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在心肌细胞内存活,并可分化为心肌细胞,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犬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视网膜光化学损伤中的蛋白激酶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实验性视网膜光化学损伤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的改变;探索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对视网膜中PKC活性的影响。 方法;4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DXM组,后者于光照前3天开始,连续5天腹膜腔注射DXM 1mg/(kg·d)。经(1 900±106.9)Ix的绿色荧光灯(λ=510nm~560nm)连续照射24小时后的6小时和1、3、7、14天,进行视网膜PKC活性检测。 结果:光化学损伤后视网膜中的PKC活性在短暂的上升后即出现持续性的下降;DXM对PKC的活性改变无明显作用。 结论:光化学损伤中的视网膜功能障碍可能与PKC活性的持续降低有关。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78-80)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状况下视紫红质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形态学改变的关系。 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电镜技术对光化学损伤大鼠视网膜视紫红质基因mRNA表达情况及视网膜形态学损伤性改变进行动态观察。 结果:视紫红质mRNA原位杂交信号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光感受细胞层,尤其是其内段和外段;随连续光照时间的延续,其表达迅速下降,且先于视网膜形态学的损伤性改变;同一视网膜中,上方及后极部杂交信号的减弱较下方和周边部更为明显。 结论:视紫红质基因mRNA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为光化学性视网膜损伤的早期信号。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228-230)  相似文献   
6.
光动力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8例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的CEC患者28只患眼PDT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像、FFA及OCT检查结果,统计重复治疗的次数,观察治疗的安全性。28例患者平均年龄31.5岁,就诊时最佳矫正视力0.02~0.8。28只眼共治疗38次,其中,22只眼治疗1次,3只眼治疗2次,2只眼治疗3次,1只眼治疗4次。PDT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结果PDT治疗后末次随访时,视力提高≥2行的视力明显改善者21只眼,占75.00%;视力波动在1行以内的视力稳定者5只眼,占17.86%;视力下降≥2行的视力下降者2只眼,占7.14%。FFA检查显示:21只眼CNV完全闭合,占75.00%;3只眼CNV部分闭合,占10.71%;4只眼CNV未闭合或CNV扩大,占14.29%。有6只眼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损害,占21.43%。结论PDT治疗CEC对于大多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小病变,可以适当减小光斑治疗;对于一次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重复治疗应考虑其病因。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命名——增龄性黄斑变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名称是根据本病的原英文名称翻译而来 ,最早的英文名称是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senile”一词根据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是 :suffering from bodily ormental weakness because of old age;或者 caused by old age。翻译成中文应当是 :因年老而身心衰弱的 ;或因年老而引起的。因此 ,把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译为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完全正确的。后来 ,本病的英文名称被改为 aging macular degeneration。“aging"一词牛津字典的解释是 :process of growing old;changes that occur as…  相似文献   
8.
自从1970年在上海首次将红宝石脉冲激光用于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以来,全国各地相继试制成功各种类型的、用以治疗眼病的激光器,并在治疗眼内疾病,作虹膜造孔,分离虹膜粘连等均取得满意效果。我们自1974年10月开始用上海合力电机厂生产的红宝石脉冲激光器于临床治疗。1975年4月起又使用四川大学、成都医疗器械厂和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三结合研制的裂隙灯红宝石激光器治疗眼病,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构建的含人内皮抑素(human endostatn,hES)基因腺病毒载体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um,hRPE)细胞的感染及其基因表达情况,为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原代培养hRPE细胞,行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进行鉴定.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ASP-hES将ASP-hES扩增,亚克隆至pAdTrack CMV穿梭质粒中,与pAdEasy 1质粒在大肠杆菌BJ5183中进行同源重组为腺病毒载体,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扩增.用该腺病毒感染hRPE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检测病毒感染及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所培养的细胞为hRPE细胞,感染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RPE细胞中有大量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ES蛋白高表达.结论 构建的hES腺病毒对hRPE具有极高的感染效率,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基因导入载体,为ES基因治疗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绿色荧光灯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灯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1900±106.9)Lx绿色荧光灯对SD大鼠进行持续24小时照射,分别于光照前,光照后6小时、6天及14天进行视网膜光镜形态学观察、外核层厚度及FERG检测。结果光照前视网膜形态正常,结构层次清楚,内外节排列整齐规则。光照后6小时视网膜外核层变薄,其厚度减少23.91%,内外节排列紊乱。光照后6天外核层更薄,其厚度减少46.60%。14天外核层较6天增厚,其厚度减少42.40%。FERG的a波和b波振幅于光照后6小时及6天持续降低,至14天仍无显著恢复。结论该模型可能是研究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较理想的动物模型。(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01-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