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在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治疗时间超过3个月的流浪精神病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为常规的医疗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组30例将社会支持系统与常规的医疗护理相结合,对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社会支持系统与常规的医疗护理相结合,能明显缓解患者衰退,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强化式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强化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自我效能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4周后,观察组护理方法、护理形式、护理内容、护理总体效果、服务态度满意度分别为95.83%、91.67%、87.50%、95.83%、91.67%,均高于对照组的62.50%、66.67%、58.33%、66.67%、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两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遵医行为及情绪管理评分均高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日常生活评分(98.46±8.61)分、健康行为评分(99.14±8.96)分、遵医行为评分(94.52±7.56)分及情绪管理评分(90.93±7.8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34±7.85)、(84.51±7.57)、(89.45±7.43)、(82.31±7.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2、3、4周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强化式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有助于改善患者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SCH)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对其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51例SCH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A组(26例)和B组(25例)。B组行常规护理,A组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阴性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性评分、阳性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患者阴性量表评分(16.31±1.22)分、一般精神病性评分(23.16±1.37)分、阳性量表评分(15.19±1.25)分均低于B组的(18.64±1.28)、(25.98±1.41)、(17.62±1.3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75.16±4.21)分高于B组的(69.37±4.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SCH患者行康复护理能够改善其生活能力,消除精神分裂症状,值得广泛性使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患者住院部序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于治疗期间辅以传统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于治疗期间辅以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MMSE评分(15.23±2.65)分与对照组的(15.31±2.6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MMSE评分(31.02±3.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3.26±3.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精神状况康复有显著增益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