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点及主要危险因素,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1 046例脑卒中病人的临床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采用 χ2检验分析脑卒中病人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特点及不同年龄组、不同慢性病之间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1 046例脑卒中病人中,左侧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更高(62.72%)且更易多发(32.60%)。斑块检出率:颈总动脉(52.58%)>颈动脉窦部(44.26%)>颈内动脉(12.52%)。不同年龄组的脑卒中病,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斑块形成、中度以上狭窄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者颈动脉 IMT增厚、斑块形成、中度以上狭窄的检出率(87.73%、75.06%、9.95%)与无高血压者(77.57%、63.97%、4.78%,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糖尿病者颈动脉 IMT增厚、斑块形成的检出率(90.14%,78.10%)与无糖尿病者(83.29%、70.08%,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高血脂者颈动脉 IMT增厚的检出率(89.95%)与无高血脂者(83.87%,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是高龄、男性、高血压、高体质量指数(BMI);中度及以上狭窄的危险因素是高龄、男性、高血压。结论超声可有效评估脑卒中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对有效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临床拟诊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DSA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组69例患者中CTA诊断动脉瘤53例59个,其中5例为多发,DSA发现53例动脉瘤共59个,CTA漏诊、误诊动脉瘤各1例;诊断动静脉畸形5例,DSA和手术均证实为5例,另外还有3例烟雾病得到DSA证实。其中8例为阴性。MSCTA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88.9%,98.6%,88.9%;MSCTA和DSA对动脉瘤长径、囊颈比(瘤体短轴/瘤颈)的评价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囊颈比整体存在评价过低情况,易把窄颈动脉瘤评价为宽颈动脉瘤。结论:64层CTA能准确、迅速地评价急性自发性SAH,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CAS)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65例住院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椎动脉血流流速,并分析CAS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危险因素。结果依据颈动脉血管狭窄超声诊断标准分为CAS组21例(32.3%),非颈动脉狭窄组(NCAS)44例(67.7%)。CAS组IMT厚度大于非CAS组(P0.05),CAS组的双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均大于非CAS组(P0.05),而双侧椎动脉内径及阻力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侧椎动脉的PSV为CAS的危险因素。结论 CAS引起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S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临床及CT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MSCT多期增强扫描与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影像学表现。图像重建方法有3种: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结果动脉期MIP和VR结合清晰显示41例腹腔内血管及肿瘤供血血管。冠状位MPR重建显示37例癌栓大小、范围及管腔变窄程度。斜位MPR重建显示癌栓的范围及形态,10例呈局部结节状,20例呈团片状,7例呈不规则形。横断面MIP及动脉期VR显示28例门脉癌栓由肝动脉供血。MIP及MPR结合,6例显示邻近肿瘤对门脉的侵犯,40例显示门脉的侧支血管。结论MSCT肝脏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技术是诊断与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手段,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彩超检查经临床确诊的24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组)的颈动脉,测量并记录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斑块大小与数目,并与81例非心脑血管疾病者进行比较,按年龄段分层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狭窄发生的差异性。结果卒中组244例患者中有不同程度IMT增厚者224例(91.8%),显著高于对照组31例(38.3%)(P〈0.05);卒中组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者186例(76.3%),明显高于对照组13例(16%)(P〈0.05)。随着年龄增加,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高龄人群中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发生率显著较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开展脑卒中筛查及建立相应的干预方案,对高危年龄组人群脑卒中的预防及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14 MHz和20 MHz超声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效能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就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0例(包含80个结节),行常规14 MHz超声和20 MHz超声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诊断被膜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来研究肝转移瘤(HMs)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对25例HMs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肿瘤组织与周围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包括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分数(HAF),并计算肝动脉灌流量(HAP)和门静脉灌流量(PVP),同时分析富血供和乏血供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曲线和灌注参数特征。结果富血供HMs的TDC曲线呈速升缓降型,肿瘤组织在肝动脉血流图呈明显高灌注,HBF、PS、HAF和HAP大于周围肝实质,HBV、MTT和PVP小于周围肝实质,均有统计学意义。乏血供HMs的TDC曲线呈缓升缓降型,肿瘤组织在肝动脉血流图表现为低灌注,HBF、HBV、MTT、HAP和PVP小于周围肝实质,PS、HAF大于周围肝实质,其中HBF、HBV、MTT、HAF及PVP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肝转移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在疾病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中央区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7例接受淋巴结根治术的PTC患者,按转移区域将患者分为未转移组(NLNM,n=152)、单纯中央区转移组(CLNM组,n=47)、侧颈区转移组(LLNM组,n=48),单因素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中央区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灶最大径、纵横比、包膜接触对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χ2=27.842、32.554、8.716、30.770,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病灶最大径是预测CLNM及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 < 0.05,OR=0.203、2.657);包膜接触范围仅是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 < 0.001,OR=2.090)。年龄与CLNM和LLNM均呈负相关(β=-1.596、-1.285)。结论年龄 < 45岁、病灶最大径 > 10 mm、包膜接触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预测价值。病灶包膜接触范围对于LLNM有显著的预测价值,包膜接触范围越大,发生转移可能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血流反流时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病因分析。方法经超声检查发现颈部动脉血管反流患者16例,多普勒超声判别血流反向血管并测量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二维灰阶超声探查引起病变的血管结构变化。结果 12例患者因动脉粥样硬化致锁骨下动脉盗血引起椎动脉发生反流,健侧椎动脉内径及PSV均大于反流侧(P0.01)。导致颈部动脉反流的原因并可见于大动脉炎致椎动脉反流、一侧颈总动脉及椎动脉发育不良致对侧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反流、椎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致同侧局部椎间段反流、颈总动脉主干闭塞致颈外动脉反流等。结论超声能方便快捷地判断颈部动脉血流方向,依据动脉管腔内部结构变化为颈部动脉反流提供病因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门静脉系统成像(MDCT portal venography)使用大剂量对比剂对患者肾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8例大剂量对比剂MDCTPV成像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增强扫描前及扫描后3天后肾功能资料。结果:28例患者均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26例患者扫描前、后血尿素氮及肌酐值未见明显变化,2例轻度增高。结论:大剂量对比剂MDCT门静脉系统成像对门脉高压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