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0.375%罗哌卡因不同注射速度对超声引导下后入路腰方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 拟在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Dixon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35~70岁,BMI 18~30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侧注射速度40 ml/min组(H组)和每侧注射速度20 ml/min组(L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腰方肌阻滞,H组和L组每侧分别以40 ml/min和20 ml/min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术后均行舒芬太尼PCIA。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记录术后4、8、12、24 h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舒芬太尼用量、补救性镇痛例数。记录内脏损伤、局麻药中毒、穿刺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L组比较,H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延长(P<0.05);术后4、8、12、24 h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性镇痛例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均无内脏损伤、局麻药中毒、穿刺血肿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超声引导下后入路腰方肌阻滞中,0.375%罗哌卡因注射速度40 ml/min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20 ml/min。  相似文献   
2.
气道手术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激光的应用。临床常用的激光有三种:CO2,钕-铝石(neodymium-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及氩(argon)。CO2激光的波长为10 600 nm,它具有方向性好,单色性好,能量转换率高,输出功率不大的优点。临床上利用CO2激光束聚焦后形成极小的光斑,以及光斑处的高温和一定的压强,在对切缘周围组织破坏极少的情况下对组织进行切割和气化,并封闭暴露于切口处的毛细血管,使手术切割病变部位不出血或少出血。CO2激光辐射进入组织的深度不超过0&#183;3 mm,能使机体粘膜的表浅肿瘤立即气化消失,故CO2激光在气道手术中被广泛应用[1],尤其适用于治疗喉及声带乳头状瘤和喉蹼,切除声门下多余组织,凝固血管瘤。由于气道手术部位在咽喉部,术野小,操作困难,手术十分精细,故需要适当的麻醉深度和良好的肌肉松弛,以保证患者静止不动。同时激光手术还存在燃爆安全性等问题,因此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2]。1气道手术的特点1&#183;1麻醉与手术合用同一气道因为手术在咽喉部进行,麻醉人员不能随时接近气道,既要保证患者安全,又要考虑不影响手术操作。麻醉期间保持气道通畅和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恒速输注用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镇静和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组(DR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DR组在手术开始前10 min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泵完,随后以0.3μ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R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手术前两组患者均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记录入手术室时(T0)、手术开始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120 min(T4)及术毕(T5)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和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追加瑞芬太尼的剂量、停药后清醒时间、患者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以及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DR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在手术后各时间点明显高于R组(P<0.05);术中追加的瑞芬太尼的剂量明显低于R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DR组心率减慢的发生率为12.5%,R组未观察到心率减慢的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恒速输注用于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具有较好的镇静和镇痛效果、更好的患者和手术医师满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