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育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整理、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不育方剂,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挖掘组方规律,采用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研究方法,确定处方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136首,总结归纳出治疗不育高频中药有:"枸杞子","熟地黄","当归","菟丝子","茯苓","山药"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枸杞子,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菟丝子";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山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子","牛膝-枸杞子";在确立的组方用药模式及规则基础上,最终获得新处方4首,包括"熟地黄,麦冬,天冬,远志,巴戟天,杜仲","熟地黄,麦冬,人参,大青盐,花椒,蜂蜜","韭菜子,龙骨,覆盆子,菟丝子,山茱萸,五味子,山药","远志,巴戟天,肉苁蓉,麦冬,黄柏,地黄,天冬"。结论:治疗不育方剂的用药,性味多以甘温药物为主,归经主入肾经、肝经、心经等;功效以补益作用居多,包括补阴药、补阳药和补气类中药,且多数具有肝肾同补作用。治疗不育的新方,其组方规律以补益为主,呈"填精壮阳,交通心肾"等特点,为临床提供了新的组方思路与线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为辨体质防治结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88例泌尿系结石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体质量表调查和统计学分析,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结果:188例中阳虚质占25.5%、阴虚质占20.7%、痰湿质占20.2%;其中出现泌尿系感染时阳虚质占24.5%、阴虚质占19.1%、痰湿质占19.1%;出现肾功能损害时阳虚质占19.2%、阴虚质占17.0%、痰湿质占17.0%。结论: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是易成石体质且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平和质成石及肾功能损害机会最少。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2岁,反复头晕伴心悸1月,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腰痛及发热,体重无明显减轻。体格检查:血压166/116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双肾区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叩击痛。既往有2002年车祸外伤病史,自诉10年前在外院发现右肾囊性肿物,后行肾脏穿刺活检考虑为肾脏囊性病变。入院B超:右肾中部可见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灸法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纳入灸法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3进行风险质量评估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s,6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加用灸法能提高TUR...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X线下“两点一角”体表定位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22~84岁,平均51岁.鹿角形结石18例,多发肾盏结石9例,多发肾下盏结石3例.4例合并输尿管结石.均在全麻下采用X线下“两点一角”体表定位法,结合术前俯卧位CT结果及术中X线点片,行单通道肾上盏入路PCNL.穿刺点选择第11肋间或第12肋下,建立24 F单通道,采用钬激光或超声弹道碎石取石.结果 本组30例均一期成功建立穿刺通道,定位时间5 ~6 min,平均X线点片3.2次,手术时间30 ~ 150 min,平均55 min.27例碎石取石顺利,3例因肾后组中盏结石无法取出,经上盏通道置入膀胱软镜后取净结石.术后第2天复查KUB,一期结石清除率96.7%(29/30),1例因有残留结石于术后5d行二期PCNL将结石取净.无胸膜、肠管、周围脏器损伤.结论 X线下“两点一角”体表定位可以作为PCNL定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为辨体质防治结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88例泌尿系结石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体质量表调查和统计学分析,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结果:188例中阳虚质占25.5%、阴虚质占20.7%、痰湿质占20.2%;其中出现泌尿系感染时阳虚质占24.5%、阴虚质占19.1%、痰湿质占19.1%;出现肾功能损害时阳虚质占19.2%、阴虚质占17.0%、痰湿质占17.0%.结论: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是易成石体质且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平和质成石及肾功能损害机会最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思路。方法:总结分析 1 例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经过。结果:该例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影像学检查提示神经鞘瘤可能,肿瘤性质不明, 考虑神经鞘瘤可能,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术后病理学检查回复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结论: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如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可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初步判断, 并借助病理结果进一步确诊,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之年龄与体质之相关性,为早期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已出现并发症之糖尿病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并发症发生之年龄分为8组,并对各年龄段体质特征和分布规律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最多,占27.1%;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最少,仅占6.0%.55~59岁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最多,占21.7%;80岁以上最少,仅占1.8%.发生糖尿病并发症之患者以阴虚质和气虚质居多,分别为92例及91例;平和质最少,仅有10例.湿热质、血瘀质及气郁质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之年龄与体质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糖尿病肾病,发生并发症之年龄主要分布在55~59岁;以阴虚质及气虚质多见,湿热质、血瘀质及气郁质等3种体质与年龄存在明显相关性,上述结论可为早期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提供理论支持及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成分与患者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24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分类方法进行体质类型辨识,并统计结石成分,分析结石成分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泌尿系结石患者最常见的中医体质分型以湿热质、痰湿质为主。泌尿系结石患者各体质类型、性别构成、年龄段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二水磷酸氢钙、一水草酸钙结石患者以痰湿质多见,而其他成分结石类型患者以湿热质多见。各常见体质类型中,气虚质、痰湿质患者中的泌尿系结石成分以二水磷酸氢钙、一水草酸钙结石为主,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感染性成分结石患者以湿热质多见,而非含感染性结石患者以痰湿质多见。各常见体质类型中,气虚质、痰湿质患者中的泌尿系结石成分以非含感染性结石为主,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以湿热质、痰湿质两者最多,其中男性患者以湿热质为主,女性患者则以痰湿质、湿热质为主;二水磷酸氢钙、一水草酸钙结石患者偏向痰湿质;含感染性结石成分结石患者偏向湿热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