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周围型肺癌患者血清中,13种肿瘤标志物浓度,结合胸部CT诊断,评价其在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体检及入院患者324例血清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及电化学荧光分析法( ECLIA)分析患者血清中13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相关抗原153(CA153)、肿瘤相关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非小细胞肺癌抗原21-1(CYFRA21-1)、甲胎蛋白(AF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8(CK18)、肿瘤相关抗原199(CA199)、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A(TPSA)、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与胸部CT结合,评价其在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周围型肺癌组13种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阳性率( P <0à.01)。其中CEA、CA125、NSE、CA199、CYPRA21-1、SCCA、VEGF、TPSA、β2-MG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和阳性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 P <0.05)。 CT检查发现肺部包块等异常的阳性率为87.07%,CT检测周围型肺癌的敏感性高于血清学的检测结果。结论1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胸部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病案信息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芝  李虹梅 《福建医药杂志》2008,30(1):142-142,140
病案信息是医院医疗资源的图书馆,是医疗科研的信息来源,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病案信息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林琳  黄芝 《中国热带医学》2006,6(2):267-268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大刺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HBV复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HBeAg阳性、HBV-DNA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使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对照组23例除不用胸腺肽外,干扰素用法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观察组两药联合应用后,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达64.8%和68.5%;对熙组上述指标阴转率分别为39.1%和43.5%,两组间HBeAg和HBV-DNA各指标间比较均有差异显著性(P〈0.05)。疗程中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干扰素联合大削量胸腺肽能提高抗乙肝病毒复制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严艳  黄芝 《中国医药科学》2013,(24):129-130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制定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记录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动静脉内瘘开始使用时间和失功时间。结果117例使用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发生内瘘阻塞12例,占10.3%。12例发生内瘘阻塞者中高血压10例、糖尿病肾病7例、红斑狼疮肾炎5例、多囊肾2例;高凝状态所致5例,超滤量过多4例,压迫时间过长2例,内瘘使用过早1例。结论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正确选择血管,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避免过早使用内瘘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内瘘阻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感觉统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觉统合治疗方法在国外广泛用以治疗学习障碍、动作不协调、胆小、缺乏自信、攻击性强等行为问题[’],还用于脑炎后综合征、Dewu综合征、脑性瘫痪的综合训练,取得良好疗效L]。近年来也开始用于脑血管意外后,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的治疗。国内1995年开始开展这项治疗,为研究感觉统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我们于1997年开始这项治疗,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l对象自1997年11月~1998年12月就诊符合严重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共58例,其中27例(男对例,女6例,年龄6岁1个月~12岁10个月)接受了感觉统合训练;另外力例(男25例,女6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 43例经口服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组(A组,21例)和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组(B组,22例),通过观察患者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 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在抢救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优于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且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7.
肿瘤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成人多数正常组织中,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血管系统也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如果这一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导致生理性的血管生成(如伤口愈合)或病理性的血管生成(如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将54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D+HP)和常规血液透析组(HD).HD+ HP组行每周连续3次HD+ HP治疗;常规血液透析组(HD)行每周3次常规HD治疗.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β2-MG浓度和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分析PTH和β2-MG与SCV的相关性.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后,HD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β2-MG、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善,而HD+HP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β2-MG及SC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程度显著优于HD组(P<0.05),PTH和β2-MG与SCV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连续短期HD+ HP能有效清除PTH和β2-MG,且对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效;PTH和β2-MG在体内蓄积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2 164例新生儿肺炎需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新生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新生儿科1999年1月~2003年12月临床疑为呼吸道感染的新生儿,无菌取痰进行普通培养和高渗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系统鉴定细菌,以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双纸片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2164份标本检出需氧菌1189株,阳性率54.94%;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428株,占36.00%,革兰阳性(G^ )球菌648株,占54.50%,其他菌种113株,占9.50%。从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产EESBLs菌78株(25.49%)。G^-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等较敏感,G^ 球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利福霉素、头孢哌酮等较敏感。结论:新生儿肺炎病原菌以G^ 球菌为主,且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葡萄球菌上升明显;肠杆菌科细菌常有较高耐药性,产EESBLs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院终末病历中完整性缺陷内容,保证病案的完整性.方法 以《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为主要依据,随机抽取终末病历2 507份,对其首页填写、病程记录、知情同意书、辅助检查等七项内容进行检查,统计并分析缺陷内容.结果 统计显示缺陷病案为951份,缺陷率为37.93%,累计缺陷1 327处.结论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电子病案全程监控系统,加大培训力度,完善终末病历质控制度,落实奖惩,从而全面提高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