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马山县古零镇杨圩村上弄脉小学1997年11月21日发生一起小学生集体服用甲苯咪唑驱虫糖引起群体性癔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发病及处理  1997年11月21日早上由该小学老师分发甲苯咪唑驱虫糖一粒(钦州市钦南区卫生防疫站监制,治疗量为每次两粒,每天一次,连服二天。该老师误解为每次一粒,每天两次),17位小学生口服,约半小时后,一男生诉流涎、腹痛、头晕、头痛,之后相继有14名学生发生类似症状,其中男性5例,女性9例,其中有3名学生出现呕吐,呕吐物为少量胃内容物。此次发病率为88.24%(…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马山县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输入性疟疾监测提供防控依据和策略。方法对1990—2010年"三热"病人进行疟原虫血检,对阳性者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0—2010年共血检300 605人,其中无外出本地居民血检292 240人,无检出阳性病例;外出回归本地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共血检8 365人,阳性228例,年均阳性率为2.73%,均为输入性疟疾。外出回归本地居民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8.68%(225/228)。外来流动人口病例仅占1.32%(3/228)。其中,间日疟阳性213例,恶性疟阳性15例。5—10月病例最多,共147例,占64.47%。感染地区以海南省158例为最多,占69.30%。以20~49岁年龄组最多,共190例,占83.33%。男性200例,占87.72%。病例职业以矿业、林业、建筑业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5.00%(171/228)。228例病例均治愈。结论 1990—2010年马山县疟疾发病均为流动人口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提示流动人口中"二热"病人应作为疟疾重点人群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索拉非尼为先导物,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吲哚脲类化合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5-硝基吲哚-2-甲酸为起始原料,采用BOP法合成酰胺,再将硝基还原成胺基,最后与异氰酸酯缩合,共3步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评价目标化合物对4种肿瘤细胞株(MX-1、A375、HepG2、Ketr3)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合成了28个吲哚脲类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HR-MS确证。体外活性结果表明,与索拉非尼相比多数化合物选择性地作用于MX-1细胞株,显示出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其中含甲基哌啶的化合物26、30和31抑制MX-1和A375细胞生长的作用显著强于索拉非尼。尤其是化合物31抑制A375细胞增殖的作用是索拉非尼的10倍,对HepG2的抑制活性与索拉非尼相当,IC50值均达到微摩尔级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马山县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马山县2000—2013年报告的HIV/AIDS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马山县自2000年发现首例感染者以来,报告数逐年上升。累计报告HIV/AIDS共601例(感染者346例,病人255例),报告死亡148例。存活453例中,男女之比为1.42∶1;20~49岁青壮年占71.2%,农民和民工占80.9%;经性传播占89.4%;已婚有配偶者占63.1%;初中及以下文化占91.2%;CD4350个/μL病例抗病毒治疗率为53.7%(存活病例治疗率65.2%,死亡病例治疗率13.7%)。存活病例治疗率较高。结论文化较低的已婚青壮年农民工应做为干预的重点人群。抗病毒治疗是延长患者寿命的有效措施,应制定合适的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措施,提高患者的寿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狂犬疫苗致麻疹样过敏反应误诊为麻疹1例黄海洪,韦作者患儿男性,5岁,因犬伤于1995年10月19日下午肌注狂苗2ml(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502204,有效期:96.1.25),1995年10月22日下午到我站门诊部就诊。其父诉2天前...  相似文献   
6.
人血丙种球蛋白致血管性水肿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男性,13岁,于1998年4月28日下午到我站门诊左臀部肌注人血丙种球蛋白(人血丙球)300mg(规格:150mg/支,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71207,有效期:2000年12月15日),第2天上午因口唇、眼睑水肿而来就诊.查体:T37.1℃,P90次/分,R20次/分,BP12/8kPa,心肺正常,喉头无水肿.口唇、双眼睑肿胀,压之无凹陷,自觉微痒,有紧绷感,同时伴头晕,喉部不适.给予息斯敏10mg/次,1次/日,西米替丁0.2g/次,4次/日口服,同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50%葡萄糖20ml、维生素C1.0g、地塞米松5mg缓慢静脉注射,1次/日.3天后肿胀消退,恢复正常.1998年5月30日再次臀部肌注同批号的人血丙球300mg,次日又出现上述的临床表现而来就诊,故诊断为人血丙球所致的血管性水肿.给予抗过敏治疗3天后恢复正常,1个月后随访,一切如常.患儿既往健康,按时预防接种,无过敏史.  相似文献   
7.
39例梅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黄海洪1韦作香2罗善学1兰锦强2梅毒主要经性行为传播,同时也可经血途径感染〔1〕。为了预防和控制梅毒经血液传播,1996年9~12月对广西马山县的2750名初检的单采浆献血员,用RPR法检测,阳性者经复检后确认。对检出阳性者...  相似文献   
8.
1H-吲唑-3-羧酸的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改进1H-吲唑-3-羧酸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苯甲醛苯腙与草酰氯为原料得到N-亚苄基氨基-N-苯基-草氨酰氯,后者与三氯化铝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N-亚苄基氨基靛红,再经水解得到1H-吲唑-3-羧酸.结果与结论 该方法以55.3%的收率简单方便地制备了1H-吲唑-3-羧酸,所用起始原料及试剂的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述疫情暴发原因,总结调查控制工作经验。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所得材料进行回顾性描述性分析。结果全校共发生菌痢病76例,男生罹患率8.40%、女生罹患率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P>0.05);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0,P>0.05);7例病肛拭标本和2份学校管网水中检出福氏志贺菌;流行期15d。结论暴发系由生活饮用水受痢疾杆菌污染引起;疫情控制早期措施存在欠缺,控制周期过长,应认真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次黄嘌呤于无水吡啶中,在缩合剂三氯氧磷参与下反应,通过N-嘌呤基-6-吡啶Wong盐中间体可方便地合成腺嘌呤,反应条件较温和,总收率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