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重症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是以胆道的梗阻及感染诱发、全身中毒症状群为表现的脓毒症,是肝胆外科中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其病程演化迅速,有较高的死亡率。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联合治疗胆总管下段结石梗阻合并有胆囊结石的重症胆管炎病人,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CT、MRI检查手段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本院的106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X线、CT、MRI三种检查方法对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结果:X线、CT、MRI三种检查方法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正确检出率分别为99.05%、90.57%、70.75%;对于0、Ⅰ、Ⅱ、Ⅲ、Ⅳ不同级别的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X线的检出率分别为0%、10.36%、24.24%、25.60%、10.01%;CT的检出率分别为0%、28.67%、26.11%、25.60%、10.01%;MRI的检出率分别为6.91%、29.89%、27.27%、25.60%、10.01%;对照三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级别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MRI在0-Ⅱ级的检出率高于X线和CT(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在Ⅰ-Ⅱ级的检出率高于X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Ⅳ级的检出率三者相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CT、MRI检查手段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临床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考虑其轻度骶髂关节病变的检查方法应当考虑CT或者MRI,其中MRI的临床诊断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告3例肝移植的治疗经验,探讨肝移植的手术技术与疗效。方法 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病人、1例终末期胆道病合并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均施行同种异体原住肝移植术。供肝采用Uw液原位灌注,快速切取。肝移植方式采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2例肝癌病人术前1周开始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拉米呋啶,并进行一个疗程化疗;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A、激素和/或晓悉联合应用。术后分别在30d、60d、90d按5-FuAB(5-Fu 阿霉素 顺铂)方案进行化疗。例3病人术前积极子肝肾功能堆护及人工肝支持。结果 例1肝移植术中供肝立即发挥功能,病人术半随即清醒。术后第9d发生轻度急性排斥反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后控制。追踪随访9个月生活质量良好;例2肝移植术中供肝立即发挥功能,病人在术后1h内清醒。术后第11d发生轻度急性排斥反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后控制。随访至今患者生活学习行如常人,生活质量良好;例3肝移植术中供肝立即发挥功能,术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1)精细的手术操作和完善的麻醉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2)手术后的严密观察、正确及时处理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良好的综合支持治疗是确保患者术后能否长期存活的重要条件;(3)大肝癌在未发生远处转移而存在肝功能衰竭表现时,肝移植是唯一能够挽救病人生命,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外科治疗手术。  相似文献   
5.
贺扬欣  黄晓锋  董蕾 《吉林医学》2014,(6):1181-1181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胃溃疡患者64例,依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20 mg,1次/d),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20 mg,1次/d)治疗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腹痛缓解情况和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用药后上腹痛缓解时间为(3.6±0.4)d,治疗组上腹痛平均缓解时间为(3.1±0.3)d,治疗组上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16例(50.00%),显效12例(37.50%),有效3例(9.38%),无效1例(3.13%),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用于胃溃疡临床治疗可明显缓解上腹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反应停对增生性瘢痕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血管形成抑制剂反应停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观察血管形成抑制剂反应停对增生性瘢痕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血管形成抑制剂反应停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基膜不完整,内皮细胞变性,血管形成过程受损,成纤维细胞发生变性,内质网等细胞器减少,细胞外基质也相应减少。结论 反应停可能是通过影响血管形成而致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变性。因而血管抑制剂可抑制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7.
S100A4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S100A4、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胄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4和MMP-9在正常胃黏膜(n=25)、胃癌组织(n=75)中的表达,比较二者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S100A4、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33%、65.33%,两者的表达与中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100A4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不表达,MMP-9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4.00%,两者的表达率均显著低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P<0.01).S100A4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1,P<0.05).结论 S100A4、MMP-9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两者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晓锋 《吉林医学》2014,(6):1182-1182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使用抗菌药治疗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均使用抗菌药进行治疗,使用率为100%;8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采用单联用药,占40%;10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采用二联用药,占50%;12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采用三联用药,占6%;8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采用四联用药,占4%。呼吸内科细菌送检率为77.5%。结论:根据200例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及病情发展及转归,分析得出呼吸内科应该加强对抗菌药使用管理,尽可能减少滥用抗菌药情况,纠正现阶段呼吸内科对抗菌药不合理利用,加强监督促进抗菌药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支气管血管重建(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 3D-CTBA)技术联合Hookwire定位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48例行VATS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用Mimics 20.0软件行3D-CTBA重建肺部解剖结构,明确肺结节所在肺段及靶段支气管、血管走行,观察有无变异,决定术中所需切断和保留的支气管及动(静)脉,制订个性化手术方案;在CT引导下行Hookwire定位后入手术室行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现定位针移位和脱落并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Hookwire定位时间(19.71±3.94)min,发生气胸5例;手术时间(109.67±17.21)min,术中出血量(65.42±21.62)ml,术后胸管置管(4.13±1.26)d,术后胸腔引流量(548.33±228.78)ml,术后住院时间(6.25±1.48 ) d。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 结论术前3D-CTBA技术联合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有助于术者进行安全、精准的解剖性肺段切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对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98例,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恩替卡韦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恩替卡韦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炎症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恩替卡韦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炎症指标好转时间、IL-6、IL-8、IL-10、TGF-β1、IFN-γ、TNF-α、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恩替卡韦组相比,联合治疗组IL-2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肝纤维化患者,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