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素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测定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ALB、Hb;使用改良定量主观评估表 MQSGA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结果 PTH 与 MQSGA、ALB,存在相关关系(P<0.05),与 Hb 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P<0.001);PTH 与 MQSGA、Hb 之间 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结论 PTH 是影响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尿毒素。清除血清 PTH 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叶任高肾衰方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患者人体指数学之握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60例,随机分成加用中药治疗组及单纯西医治疗组,均治疗3个月,测定握力的变化。结果:3个疗程后,加用中药组较单纯西医治疗组的握力有显著提高。结论:叶任高肾衰方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握力,可以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高纯度透析浓缩液和普通透析浓缩液对长期透析患者血清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鄄6)、肿瘤坏死因子α(TNF鄄α)和血清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8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普通透析浓缩液(常规组,例)和42高纯度透析浓缩液(高纯度组,例)进行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并随访4312个。月比较常规组与高纯度组患者在血清IL鄄6、TNF鄄α、血清白蛋白、干体重、体重指数(BMI)、上臂中肌肉周径(MAC)、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剂量上的差异。结果高纯度组43例,常规组42例,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比例、透析龄、BMI、Kt/V值和血清IL鄄6、TNF鄄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础水平比较,随访结束时高纯度组患者血清IL鄄6[(6.91±5.13)pg/ml比(3.06±2.42)pg/ml]和TNF鄄α水平[(14.78±4.61)pg/ml比(13.60±4.24)pg/ml]显著下降;血清白蛋白[(35.9±3.7)g/L比(37.6±3.4)g/L]、血红蛋白[(82.4±24.7)g/L比(88.2±22.9)g/L]及红细胞压积(0.25±0.07比0.28±0.05)均显著上升。与常规组比较,随访结束时高纯度组血清IL鄄6[(3.06±2.42)pg/ml比(4.22±3.99)pg/ml]和TNF鄄α水平[(13.60±4.24)pg/ml比(15.79±6.38)pg/ml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营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提高患者透析充分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供临床依据。方法①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112例血液透析患者,测定患者透析前血清甲状旁腺(PTH)、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C-反应蛋(CRP)、转铁蛋白(TF);②人体指数学测量:肱二头肌皮褶(BSF)、肱三头肌皮褶(TSF)、上臂中部周径(MAC)、握力(HGS);③使用改良整体主观评估法(modifiedquantitativesubjectiveglobalassessment,MQ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④测定患者透析前血清IGF-1、IGFBP3;⑤根据相关公式计算上臂中部肌肉周径(MAMC)、上臂中部肌肉面积(AMA);⑥统计分析PTH与各营养指标之间的直线相关和回归关系。结果PTH与MQSGA呈正相关(P<0.01),与ALB、MAC、MAMC、AMA呈负相关(P<0.05),与Hb呈显著负相关(P<0.001);PTH与MQSGA、Hb、MAMC、AMA之间存在回归关系(P<0.05)。结论PTH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尿毒症毒素。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提高血液透 析血压监测质量。方法:随机选择2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和50例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测量透析前基础收缩压(kPa)及透析开始,透析1h,2h,3h收缩压(kPa)。计算患者在透析开始、1h,2h,3h收缩压变化值,两组患者收缩压变化比较用t检验,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基础缩压平均为:20.3kPa,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基础收缩平均为:19.8kPa,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开始,1h,2h,3h血压变化平均值分别为:3.13、4.69、6.52、10.98(kPa),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开始,1h,2h,3h血压变化平均值分别为(kPa)1.45,2.04,3.61,4.50,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P<0.05,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比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血压下降幅度,下降速度快。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时,更需要,加强血压监测,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研究慢性肾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T细胞亚群与cGMP的相关关系,探讨cGMP作为慢性肾炎免疫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53例慢性肾炎患者细胞免疫粘附功能、T细胞亚群与cGMP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cGMP与RBC-C3bRR呈负相关,与RBC-ICR呈正相关,与CD3呈负相关,与CD4呈负相关。结论 cGMP可能是免疫调节的重要信使,cGMP检查可以较准确的反映机体两种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观察首次动静脉造瘘的患者176例,每半年测定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以及血浆纤维蛋白质(Fib)和血红蛋白(Hb)等项目1次。对其中122例最终因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失功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与动静脉内瘘寿命之间COX回归分析。结果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与原发病为糖尿病、ALB、CRP、Fib存在回归关系。结论糖尿病、CRP、Fib是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ALB是动静脉内瘘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济南市淋病发病的情况,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对济南市1991—2003年淋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济南市流脑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流脑流行、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市1951~2003年流脑发病法定报告资料和流脑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多年来,济南市流脑发病呈逐年下降态势,期间出现3次大的流行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3~7岁年龄段,发病率为8.47/10万,散居儿童占63.35%,2~4月占71.24%;城乡结合部的历城区发病率最高。[结论]济南市流脑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与流脑疫苗的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