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美容"功夫"     
某个下午,阳光出奇得灿烂.我在广州美博城小坐.小坐,当然少不了茶的伺候.茶,当然是地道的功夫茶.人,当然是茶道中人.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6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8 h入院。疼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为咖啡色胃液,呕吐后腹痛症状无减轻,同时伴腰部疼痛不适。入院查体: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明显,墨菲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2 010 U/L,尿淀粉酶为2 500 U/L,血常规白细胞为15.3×10^9/L(中性占93.8%),血糖浓度17.4 mmol/L,Ca2+浓度1.0 mmol/L。CT检查:①急性胰腺炎并腹水;②双侧胸腔积液;③双肾多发小结石;④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鳞癌和腺癌胸内淋巴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分析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行手术治疗140例肺鳞癌和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通过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病程、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有无局部侵犯和T分期等相关因素与胸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关系.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胸内淋巴结转移与性别,肿瘤的位置、大小、细胞分化程度、局部侵犯、T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分期中,T1和T2,T3,T4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胸内淋巴结转移率中,男性(57.7%)>女性(36.1%);中央型肺癌(65.3%)>周围型肺癌(45.1%);直径>3cm肿瘤(62.8%)直径≤3cm的肿瘤(35.2%);中分化以下的(59.8%)>中分化及以上的(37.5%);有外侵肿瘤(77.3%)大于没有外侵的肿瘤(47.5%);pT4>pT3>pT2>pT1(82.4%>66.6%>60%>20%).而在多因素分析中,胸内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肿瘤大小、局部外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分期、肿瘤大小、局部外侵是肺鳞癌及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以"反复吞咽疼痛及困难2年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疼痛及困难,尤以进食干硬食物时症状明显,自诉吐出舌状物到口腔中2次,吞咽后消失。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稍缓解。入院前1周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食管中段占位性  相似文献   
5.
在大街上随便找人问个人护理品是什么,答案肯定千奇百怪,说明个人护理品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朦胧阶段。然而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却有16.7万条,可见个人护理品已广泛渗透进大众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8岁,以“间断咳嗽、咯痰7年,加重1d”为主诉入院。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伴左侧胸部不适,无发热、盗汗、胸闷、气紧、咯血等症状。患者既往体健。入院查体示生命体征平稳,左肺呼吸音减弱,触觉语颤减弱。胸部CT提示左肺巨大肺错构瘤(图1)。手术将肋骨纤维瘤完整切除,并将第6肋骨部分切除。术中发现:肿瘤源于第6肋骨,呈不规则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手术技巧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在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490例拟应用腹腔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病人资料,总结手术经验及技巧。结果490例病人中有420例成功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6 min,术中平均出血为22.5 ml,术后发生胆汁漏26例,合并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优化的操作流程、丰富的胆道镜观察经验、娴熟的缝合技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
9.
实体组织是由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对整个组织样本的分析结果通常是由占主要或占主导地位的细胞类型所决定,掩盖了数量有限的或某一特定类型的细胞有关的重要生物学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经Sweet 入路联合纵隔镜微创食管切除术(MIE-SM)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MIE-SM 与经 McKeown入路微创食管切除术(MIE-MC)治疗食管癌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疗效,评价MIE-SM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 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研究。纳入2014 年6 月至2016 年5 月行MIE-SM或MIE-MC术的食管癌患者65 例, 其中33 例接受MIE-SM治疗,32 例接受MIE-MC治疗。比较患者短期疗效(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ICU住院时 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再次手术、开放手术、淋巴结清扫数和30 d 病死率)、中期疗效[包括生活质量量表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核心量表(C30)和食管癌补充量表(OES-18),即QLQ-C30 和QLQ-OES18]和长期疗 效(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根治性切除(R0)。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均P>0.05)。MIE-SM组淋巴结清扫率(24.1±7.3)明显多于MIE-MC组(17.8±5.0,P<0.001)。QLQ-C30 结果显 示:MIE-SM组的情绪功能、全身健康状况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MIE-MC组(分别P=0.025,P<0.001),疼痛评分明显 低于MIE-MC组(P=0.013)。QLQ-OES18 结果显示:MIE-SM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MIE-MC组(P=0.021)。生存分析 显示两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相似。结论: MIE-SM 是治疗食管癌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途径,可获得与MIEMC 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与MIE-MC手术相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好,痛苦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