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喉显微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变化.方法 200例患者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F组、S组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3.0μg/kg或舒芬太尼0.3μg/kg、丙泊酚2.0mg/kg、琥珀胆碱1.5mg/kg实施麻醉诱导.记录和测定两组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min(T2)、置支撑喉镜后1min(T3)及拔管后1min(T6)的SBP、DBP、HR、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糖(Glu)的变化和丙泊酚用量、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F组T1、T2、T3时SBP、DBP高于、HR快于T0和S组(P<0.05).F组T1~T3时NE、Cor、Glu分别显著高于T0和S组(P<0.05).术中丙泊酚追加量和总用药量F组显著高于S组(P<0.05),麻醉恢复时间S组稍长于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影响小,是喉显微手术中比较理想的麻醉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2.
尚宇  顾佩菲  赵璠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0):814-817
目的:观察喉显微手术应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清醒过程的影响。方法:105例ASAⅠ~Ⅱ级择期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丙泊酚组(P组),芬太尼+丙泊酚组(FP组)和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EP组),每组35例。P组采用2%丙泊酚2.0~2.5 mg·kg~(-1),琥珀胆碱1.5 mg·kg~(-1)诱导,FP和REP组分别于诱导前静注芬太尼3.0μg·kg~(-1)和瑞芬太尼1.0μg·kg~(-1)。术中间断推注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诱导前、插管前1 min、插管后1 min、置支撑喉镜时及拔管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并记录丙泊酚用量及麻醉恢复时间。结果:三组在诱导后插管前HR,SBP,DBP较诱导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P组在气管插管后、置支撑喉镜及拔管时SBP,DBP,HR较诱导前有明显升高(P<0.05),而FP组和REP组与诱导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FP组和REP组各时间点SBP,DBP,H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丙泊酚追加量和总用药量P和FP组显著高于REP组(P<0.05),苏醒时间P和FP组显著长于REP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喉显微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时间短,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商品名凯纷)系2004年我国批准上市的一种以脂微球为载体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具有靶向镇痛、超前镇痛、舒适镇痛等特点,且不影响麻醉深度及术后苏醒时间,不抑制呼吸。本研究拟观察术前使用氟比洛芬酯对喉显微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谷氨酸能神经系统对吗啡引起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AA)释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AA在脑内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脑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HPLC ECD)检测。结果 (1)吗啡(2 0mg·kg-1,ip)显著增加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P <0 .0 0 1) ;(2 )MK 80 1(1.0mg·kg-1,ip)显著降低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的基础释放(P <0 .0 0 1) ,同时MK 80 1可明显抑制吗啡引起的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P <0 .0 0 1) ,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MK 80 1与吗啡对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的释放有交互作用(P <0 .0 5 ) ;(3)大鼠去前额皮层后,吗啡对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的升高作用消失,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去皮层与吗啡对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的释放有交互作用(P <0 .0 0 1)。结论 吗啡引起的抗坏血酸释放与中枢谷氨酸能神经系统有关,皮层-纹状体谷氨酸能神经通路的完整性,是吗啡引起的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方法 78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麻醉诱导前10min分别静注右旋美托咪啶0.6μg/kg、脂肪乳安慰剂10ml后,采用丙泊酚2.0mg/kg、雷米芬太尼0.5μg/kg(A组)或雷米芬太尼1.0μg/kg(B组)、琥珀胆碱1.5mg/kg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和测定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置入支撑喉镜时(T2)、拔管后1min(T3)、5min(T4)的MAP、H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变化和丙泊酚用量、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T0、T3和T4时A组与B组比较,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同时血浆NE和E浓度也明显下降(P0.05);丙泊酚总用药量A组显著少于B组(P0.05)。A组术后咽喉疼痛、呛咳躁动、寒战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0.6μg/kg可减轻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用量,无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急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备急性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7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4)、脊髓损伤后异丙酚干预组(n=35)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35),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1h、3h、8h、1d、3d、7d、14d)脊髓组织中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异丙酚干预组大鼠损伤后脊髓组织iNOS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异丙酚可通过抑制iNOS蛋白表达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雷米芬太尼(remifentanil,REM)作为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小手术。解放军第463医院将雷米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麻醉直用于喉显微手术.效果良好.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北部战区空军医院行ESD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单纯丙泊酚组(P组)、芬太尼+丙泊酚组(F组)及羟考酮注射液+丙泊酚组(O组)。记录各组入室(T_0)、诱导完成(T_1)、内镜进入食管入口(T_2)、内镜粘膜下剥离时(T_3)及术毕苏醒后15 min(T_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观察手术过程中体动发生情况和术后胃痉挛痛分级;同时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用量、麻醉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_1~T_4时间点F组和O组患者的SBP、DBP、HR均高于P组对应时间点(P <0. 05)。F组和O组患者术中Ⅱ级、Ⅲ级体动发生率及术后2级、3级胃痉挛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组(P <0. 05)。F组和O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均低于P组(P <0. 05)。F组和O组丙泊酚注射痛、咽部不适、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P组(P <0. 05); O组患者术中呛咳反应、低氧血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 <0. 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辅助丙泊酚应用于ESD麻醉,患者呼吸循环平稳,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加强术中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内源性大麻素样物质的可能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源性大麻素样物质是大麻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 ,在脑内有其特定的合成、转运、代谢途径 ,在生理状态下可调节某些神经递质如谷氨酸、GABA等的释放。因此对其作用机制的阐明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大麻成瘾的机制 ,还有助于新药的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