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比较少见,不到成人骨折的1%。具有复杂的解剖关系及外伤暴力大等特点,是关节面损伤严重的关节内骨折。目前临床治疗仍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常常遗留有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2005~2007年我们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治疗13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韩景全 《中外医疗》2016,(12):188-190
目的:研究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使用经皮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种方法临床效果及优点。方法方便选取90例该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期间骨科收治的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45例患者使用经皮撬拨复位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另45例患者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愈合情况包括Maryland足部评分、治疗优良率、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跟骨中部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情况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费用、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64.28±9.83)min、(23.41±5.37)mL、(6.32±1.21)d、(0.71±0.02)万元、(5.48±2.41)d,而对照组对应指标分别为(98.62±12.59)min、(68.53±9.64)mL、(11.68±1.64)d、(1.28±0.04)万元、(11.82±3.46)d,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费用、伤口愈合时间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效果中相同。但由于费用及时间等差异,经皮撬拨复位治疗更为科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将,每组各34例。采用DHS内固定为DHS组,采用PFNA内固定为PFNA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卧床时间、负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平均16个月随访,DHS组有5例内固定失败,PFNA组有3例不愈合或延迟愈合。PFNA组较DHS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有优势,但术后隐性失血多(0.05)。两组术后卧床时间、负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都可以获得良好效果。PFNA较DHS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适用于各种类型尤其是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关节镜下医用钢丝与Orthocord 缝线内固定方案治疗Meyers- Mckeever Ⅲ、Ⅳ 型胫骨髁间棘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选取该院2011 年6 月-2015 年6 月收治胫骨远端闭合性 骨折患者10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 例)和观察组(50 例),分别采用微创关节镜下医用钢丝 与Orthocord 缝线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术后HSS 评分、 Lysholm 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Lachman 试验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 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止血带应用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SS 评分、Lysholm 评分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与对照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Lachman 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创关节镜下 Orthocord 缝线内固定方案治疗Meyers-Mckeever Ⅲ、Ⅳ型胫骨髁间棘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提高术后关 节功能恢复效果,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概率,价值优于医用钢丝。  相似文献   
5.
肩锁关节脱位多为直接损伤引起,大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分别采用两种内固定方法对26例T 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T 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是锁骨远端完全移位,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完全断裂的肩锁关节脱位)施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总结如  相似文献   
6.
胫骨髁部为海绵状骨所构成 ,承受重力集中 ,又是外伤的常发部位 ,易骨折 ,约占各种骨折的 4 %。骨折常影响胫骨平台关节面 ,可并发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 ,易于造成不良后果 ,如关节疼痛、僵硬、不稳定、畸形和后期的创伤性膝关节炎。不同类型的胫骨髁骨折治疗方案不同 ,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3年 7月共收治胫骨髁骨折 36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中 ,男 2 2例 ,女 14例 ;年龄 17~72岁 ,平均 35岁 ;左侧 2 0例 ,右侧 16例 ;车祸伤 2 2例 ,坠落伤 6例 ,跌伤 4例 ,刀伤 2例 ,砸伤 2例 ;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正>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1,2],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创伤,跟骨骨折的85%~90%为跟骨关节内骨折,对其治疗观点仍有分歧。过去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常遗留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等后遗症,患肢功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随着对手术技术与内固定材料的改进,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认可。我院自2007~2010年采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14例16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PFNA-Ⅱ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PFNA及PFNA-Ⅱ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63~89岁,平均年龄(71.3±8.5)岁。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6例,Ⅲ型9例,Ⅳ型10例,Ⅴ型12例。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4.4个月。骨折均已愈合,无髋内翻、内固定松动及股骨头切割现象;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4例,良9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84.6%。结论 PFNA及PFNA-Ⅱ亚洲型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牢固,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韩景全  斯琴 《中外医疗》2016,(13):16-18
目的:研究择期行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患者采用两种不同输血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60例该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期间行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30例患者术中采用自体输血方式进行输血作为自体输血组;另30例患者术中采用异体输血方式进行输血作为异体输血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血常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自体输血组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异体输血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术后自体输血组RBC、PLT以及Hb均大于异体输血组,WBC小于异体输血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荨麻疹以及非溶血性发热等,自体输血组、异体输血组发生率分别为13.33%、26.67%,自体输血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自体输血可进一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在大量输血情况下尤为适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闭合或小切口开放复位髓内钉治疗75例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3例患者出现骨不愈合,1例出现髓内钉断裂再手术。结论:髓内钉是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理想的方法,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