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特点及早期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并提出新的诊断标准。方法对1998年12月~2004年12月治疗的123例腕尺侧疼痛患者进行仔细检查,采用顾玉东等提出的诊断标准,特别结合腕部MRI检查,确诊尺骨撞击综合征48例。总结尺骨憧击综合征的X线及MRI影像学特点,分析腕部临床症状与Chun和Palmer评分及影像学表现的关系。结果本组33例患者存在尺骨阳性变异(68.8%),X线检查发现患者出现腕骨坏死比例为27.1%,其中以月骨坏死为主(64.7%);MRI检查均发现腕骨不同程度信号改变,腕部骨坏死均位于月骨尺侧部分的近端和三角骨腰部及底部;患者腕部临床症状与Chun和Palmer评分及影像学表现关系密切。结论提高对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认识水平,以临床症状为基础,充分利用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检查,可以明显提高该病征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吸烟所致闭合性手指损伤后发生动脉危象的早期诊断及救治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接诊闭合性手指损伤患者56例(70指)吸烟后出现伤指疼痛加剧、麻木、指腹张力低下、颜色苍白,利用高频脉冲超声多普勒血流仪(PUDVP)观察伤指血流灌注情况,并与同期未吸烟患者伤指血流灌注进行了比较。结果32例36指被诊断发生动脉危象,动脉危象发生率吸烟组明显高于未吸烟组,伤指动脉血流最大速度、指动脉血流量及手指末节温度吸烟组明显低于未吸烟组,动脉危象非手术方法治疗有效率吸烟组明显低于未吸烟组,手术探查指动脉血栓发生率吸烟组明显高于未吸烟组,指动脉痉挛发生率未吸烟组高于吸烟组。结论对吸烟的闭合性手指损伤患者应密切观察伤指的血运及感觉变化,指动脉危象发生后应采取积极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军事训练伤致尺骨撞击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1年12月—2005年12月,对因训练伤后确诊为腕部尺骨撞击综合征的43例患者给予腕部外固定、关节内注射、局部理疗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结果非手术治疗后,19例(44.2%)患者腕部、手部症状出现显著改善,患者恢复伤前工作及训练;13例(30.2%)症状改善,但不能恢复原有工作及训练,仍有11例(25.6%)腕部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为74.4%。结论对训练伤导致尺骨撞击综合征非手术治疗有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系统矫形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加钛网植骨支撑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一期后路椎弓根系统矫形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加钛网支撑治疗腰椎结核43例,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2000年的脊髓损伤分级方法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或者CT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及随访期内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变化情况。[结果]41例病人获得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3个月)。所有病人都获得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4.7个月;神经功能皆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1.3°,丢失1.4°;椎体高度平均恢复10.2mm,平均丢失2.4mm;随访期内结核无复发。[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加钛网植骨支撑是治疗腰椎结核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键盘鼠标操作引起腕部尺骨撞击综合征的原因.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诊断为尺侧撞击综合征的长期键盘鼠标操作者33例,利用物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分析操作键盘鼠标引起尺骨撞击综合征的原因. 结果尺骨阳性变异13例(39.3%),10例尺骨中性变异患者在握拳、旋前位能够诱发尺骨动态阳性变异(66.7%);13例(92.9%)出现腕骨MRI信号改变,信号改变位于腕骨、尺骨头相对部位;13例(92.9%)出现三角纤维软骨(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TFC)损伤,部位多在尺侧及中央部(76.9%).结论 长时间反复键盘鼠标操作可使腕部频繁或高重复性尺偏斜、旋前,加剧或诱发尺骨动态阳性,导致尺骨头密集地撞击TFC和腕骨,造成尺骨撞击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正从2002年Hoogland首次提出经椎间孔内镜下脊柱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HESSYS)至今,THESSYS技术已走过了15年的临床历程。该技术借由德国Joimax公司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手术器械,依赖逐级环踞进行椎间孔成形,最终得以在7 mm的手术切口下实现精准清除突出椎间盘、解除神经根压迫的目的。这是脊柱外科领域迄今为止最微创的摘除突出椎间盘的治疗方式。THESSYS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现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16-12诊治的58例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采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进行责任椎间盘定位,29例采用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29例采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结果 PELD组27例获得随访,MIS-TLIF组2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3~18)个月。PELD组与MIS-TLIF组术后3 d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后3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作为一种辅助性诊断方法,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靠,能弥补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不足,为多节段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精确的定位诊断,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有限却有效的微创减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误诊为腕部软组织损伤的尺骨撞击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尺骨撞击综合征被误诊为腕部软组织损伤的原因。[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12月,利用X线片及MRI对诊断为腕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216例进行仔细的甄别,确诊为尺骨撞击综合征48例,误诊率达22.2%。[结果]本组患者大部分存在尺骨阳性变异(68.8%),X线片检查发现患者出现腕骨坏死比例为27.1%;MRI可以早期发现腕部软组织、三角纤维软骨(TFC)及腕骨不同程度信号改变,分别表现为腕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韧带区域出现条状高信号或混杂信号,TFC区域出现增强的信号影、并延伸至尺侧腕骨的关节面,软骨局部信号异常、关节软骨增厚、软骨下骨及骨髓可见水肿。MRI发现早期腕骨信号改变比例为100%。[结论]提高对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认识水平,以临床症状为基础,充分利用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检查,可以减少该病征的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烟所致闭合性手指损伤后发生动脉危象的早期诊断及救治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接诊闭合性手指损伤患者56例(70指)吸烟后出现伤指疼痛加剧、麻木、指腹张力低下、颜色苍白,利用高频脉冲超声多普勒血流仪(PUDVP)观察伤指血流灌注情况,并与同期未吸烟患者伤指血流灌注进行了比较。结果32例36指被诊断发生动脉危象,动脉危象发生率吸烟组明显高于未吸烟组,伤指动脉血流最大速度、指动脉血流量及手指末节温度吸烟组明显低于未吸烟组,动脉危象非手术方法治疗有效率吸烟组明显低于未吸烟组,手术探查指动脉血栓发生率吸烟组明显高于未吸烟组,指动脉痉挛发生率未吸烟组高于吸烟组。结论对吸烟的闭合性手指损伤患者应密切观察伤指的血运及感觉变化,指动脉危象发生后应采取积极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腕部尺骨撞击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后尺骨撞击综合征与遗留腕部功能受限的关系。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后遗留腕尺侧疼痛、握力下降的患者进行仔细检查,结合Tamaino和Cerezal的诊断标准,确诊尺骨撞击综合征52例,并探讨腕关节功能评分(Sarmiento改良方法)与尺骨变异程度的关系。结果尺骨阳性变异38例(73.1%),其中变异超过10mm者31例(59.6%);优、良组的平均尺骨变异为(1.5±0.5)和(4.5±1.8)mm,可、差组的平均尺骨变异为(9.6±3.7)和(16.2±4.8)mm,腕部症状与尺骨变异程度关系密切(P<0.01)。MRI检查发现腕骨及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不同程度信号改变,腕骨坏死位于月骨尺侧部分的近端和三角骨腰部及底部。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后治疗不当可导致尺骨撞击综合征,遗留腕尺侧疼痛、握力下降,其病理过程是腕骨及TFCC损伤,而非单纯的软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