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临床常见,小腿外展使膝关节突然外翻町引起MCL损伤,多见于高能量的交通伤所致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中.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临床常见,小腿外展使膝关节突然外翻町引起MCL损伤,多见于高能量的交通伤所致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临床常用4种内固定方法对髌骨移位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6例不同病因所致的新鲜髌骨移位骨折者,按手术方法分为钢丝环扎组19例,AO张力带组41例,钛合金髌骨爪组23例,可吸收线张力带组43例,分别从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周、24周疗效等方面对不同内固定治疗方法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8周随访,4种内固定术中AO张力带组和钛合金髌骨爪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其他2组(P〈0.05),钢丝环扎组骨折愈合时间最长,关节功能优良率最低(P〈0.05)。钛合金髌骨爪组与可吸收线张力带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6个月随访,钛合金髌骨爪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最高(P〈0.05),其次为可吸收张力带组与AO张力带组,钢丝环扎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最低。AO张力带组好于钢丝环扎组但显著低于钛合金髌骨爪组及可吸收张力带组(P〈0.05)。结论钢丝环扎内固定术后愈合时间长,关节功能差,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AO张力带内固定与钛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术在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其它组,是一种优良的内固定方法;可吸收线张力带在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上好于传统钢丝环扎,完全可替代钢丝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临床常见,小腿外展使膝关节突然外翻町引起MCL损伤,多见于高能量的交通伤所致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中.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撕脱骨折足临床较常见的损伤.PCL胫骨撕脱骨折使PCL功能丧失,导致膝关节不稳,晚期易合并骨性关节炎.2005年2月-2007年8月,我院采用火节镜下处理关节内损伤,改变体位后经膝关节后内侧切口入路,用带齿垫片松质骨螺钉手术固定,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临床常见,小腿外展使膝关节突然外翻町引起MCL损伤,多见于高能量的交通伤所致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中.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2004-03/2005-03抚顺市中心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行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3例(49髋),男22例,女21例;年龄22~79岁;均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前Harris评分(46.2±5.3)分。同期采用常规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5例43髋,男22例,女13例;年龄31~78岁;16例使用混合型假体(髋臼非骨水泥型,股骨骨水泥型),其余病例均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前Harris评分(43.4±4.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置换期出血量、置换时间、切口长度、置换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假体位置。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置换均顺利完成,并获得随访,平均13.1个月。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围置换期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和切口长度均比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89.0±6.1)分和(88.1±7.4)分,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中1例置换后脱位,切开复位,经2周牵引开始功能锻炼,恢复良好;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未发生脱位。提示小切口微创技术可选择性用于部分病例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围置换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快,但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经关节镜治疗肘关节鹰嘴滑囊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报道5例肘关节鹰嘴滑囊炎经关节镜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2月~2007年7月对5例肘关节鹰嘴滑囊炎行关节镜下滑囊切除,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20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1例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给予间断穿刺加压包扎后愈合.所有患者无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度正常,无复发.[结论]经关节镜微创治疗肘关节鹰嘴滑囊炎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由于MRI的应用与普及,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出率日趋增高.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出现四肢不完全性瘫痪,甚至完全性瘫痪,大小便功能异常.随着对该类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早期手术成为目前主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1].我科于2003年2月至2008年2月共手术治疗31例急件颈椎间盘突出症致颈髓损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前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常规切口手术入路在全髋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同病因所致需行全髋置换的患者29例,随即分成前外侧小切口手术入路组17例,后外侧传统切口手术入路组12例,评价两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髋关节评分等方面。结果两组间比较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髋关节评分、术后并发症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传统切口手术入路的选择在全髋置换术后短期疗效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