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3D打印技术在复杂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复杂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21例,其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案10例为对照组,采用3D打印技术11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初次清创及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假体植入,待感染控制后二期翻修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3D打印技术等比例重建髋关节模型,根据3D打印模型制定手术计划。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两次手术总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总出血量及输血量及两次手术总时间、总术前等待时间、两组患者初次术前及二期术后髋关节VAS评分及Harris评分、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1例患者由于年龄大且身体条件差未行二期翻修,两组其余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两次手术,术后患者均取得随访。观察组患者总术前等待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初次手术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期翻修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相对较少,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二期手术后髋关节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均较初次术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住院费用观察组较对照组相对较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在复杂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它能使主刀医师在术前充分了解患者局部情况并制定合理手术方案,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222例,男性78例,女性144例;年龄75~95岁,平均82.9岁;摔伤218例,道路交通伤4例;骨折分型:Tronzo-EvansⅠ型4例,Ⅱ型13例,Ⅲ型87例,Ⅳ型118例。记录围术期血液学指标变化、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等临床资料,随访并记录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舒适度(Kolcaba)评分、患者满意度、假体相关并发症、是否死亡及死因等指标,评估其中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手术时间(73.4±17.9)min,术中出血量(200.4±84.4)mL,术前及术中输血率89.19%,术后输血率19.37%,术后(14.4±1.3)h开始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7.0±1.9)d,住院期间满意度92%。患者获4~8年随访,随访中切口浅表感染1例,经清创术后愈合;出现假体周围感染3例,经保留假体清创术或Ⅱ期翻修术后痊愈;再次...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在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1例左侧颈袢缺如和同侧膈神经起点变异的成年男性标本(见图1),现报告如下: 该例左侧迷走神经从颈静脉裂孔出颅后在颈部与颈丛之间有交通支。第1交通支由第2颈神经前支发出,在距第2颈椎横突末端下方约1.32cm处加入迷走神经,此交通支起始处横径约0.17cm,长约1.11cm。迷走神经在距第2颈椎横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DRGs付费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根据DRGs应用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反映医生医疗行为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纳入82例,观察组纳入9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分型及手术时间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Gs背景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缩短至(4.23±2.03)d,术中出血量、输液量、输血率均较前下降(P<0.05);术后尿管及引流管留置率降低,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实现早期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日缩短至(15.33±3.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除去材料费)下降为(25184.71±4223.37)元,降幅为7.86%(P<0.05),其中手术费、麻醉费、治疗费、护理费较前增加,检查费、输血费、其他费用、药品费、床位费、检验费较前降低(P<0.05)。DRGs实施后,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90 d再入院率的基础上,改善术后患髋疼痛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Gs付费制度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促进医护人员主动学习新理念、新技术,通过强化术前宣教,优化饮食管理、血液管理、疼痛管理、管道管理、体温管理,早期功能锻炼等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的基础上规范了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诊疗及收费行为,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和胆囊管的变异都较为多见,我们在解剖一具甲醛固定的男性尸体时发现其肝动脉、胆囊动脉、胆囊管有变异(附图1),查阅资料未见与此例变异相同的报道。为积累解剖资料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炎合并固定性髌骨脱位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骨关节炎合并固定性髌骨脱位患者11例, 男4例、女7例, 年龄(63.45±4.76)岁(范围56~70岁), 均为单侧手术, 左膝5例、右膝6例, 体质指数(23.20±2.02)kg/m2(范围20.8~27.6 kg/m2), 病程(12.63±4.81)年(范围5~21年)。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 Ⅱ级9例、Ⅲ级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均恢复髌骨轨迹, 同时采用内侧滑膜瓣转位修复外侧关节囊。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活动能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结果 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28.64±4.01)个月(范围24~36个月)。2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皮下脂肪液化, 经换药后痊愈;2例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脓性髋关节炎继发骨关节病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共收治青少年期发生髋部感染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疾病7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4~54岁,平均年龄42.57岁。髋关节感染均发生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感染年龄为4~12岁,平均年龄6.86岁。感染愈后28~42年,平均35.71年。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80个月,平均52个月。7例术前下肢均有3~11cm短缩,平均5.9cm;术后下肢不等长改善为1~3cm,平均1.5cm。Harris评分由术前49.85分(27~70分)提高到术后90.29分(77~95分)。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假体松动、骨溶解。结论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骨关节病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安全、满意,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早期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采用清创术联合抗生素(DAIR)治疗保留假体的方式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早期髋关节PJI行DAIR治疗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症状出现时间,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查变化曲线,术中关节液或病变组织的细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术后髋关节X线、MRI、CT及彩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伤口疼痛及压痛,可有伤口发红、渗液甚至窦道形成,部分患者体温升高。WBC、ESR及CRP均不同程度升高,术中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克氏库克菌、粪肠球菌(D群)、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各1例,病理学检查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所有患者在DAIR后体温及炎性指标均下降至正常水平,伤口愈合及髋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 针对早期PJI,推荐及时采取DAIR的治疗方案,以达到切口III期愈合,促进髋关节功能及形态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王洪平  杨晓琴  陶崎峰  兰玉平   《四川医学》2021,42(5):474-479
目的评价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占位器假体在慢性髋关节感染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7例髋关节慢性感染患者,应用临时抗生素是骨水泥占位器植入待感染控制后二期再次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方法,观察患者初次手术前、术后1、3、7、14、30、60及90 d及二期术后30、60、90及180 d相关炎性指标变化趋势,观察患者占位器植入前后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功能及二期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观察初次手术至第二次手术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上述方法,安全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均取得随访,随访时间(9.14±1.9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初次手术前后及二期手术后较初次术后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持续监测患者术后相关炎性指标均逐步恢复正常,初次手术至第二次手术时间(4.44±0.91)个月。结论应用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占位器假体治疗髋关节慢性感染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医用耗材加成取消前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费用,为国家医疗政策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9月—2019年2月接受TKA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2例符合标准纳入研究。根据医用耗材取消加成时间节点(2018年12月24日)分为取消前和取消后两组,各186例。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疾病分类,以及各项治疗费用(诊疗费、检查费、化验费、材料费、麻醉费、床位费、护理费、手术费、药费和其他),分析取消加成前后各项费用及构成比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分类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耗材加成取消后患者住院时间较取消前明显延长(t=2.114,P=0.035)。医用耗材加成取消前后TKA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4,P=0.831);与加成取消前比较,材料费明显降低,诊疗费、麻醉费、护理费、手术费明显增加(P<0.05);检查费、化验费、床位费、药费及其他费用基本保持稳定(P>0.05)。结论医用耗材取消加成后TKA总费用水平稳定,材料费占比显著降低,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含量的诊疗费用占比显著提高,符合国家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政策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