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病例资料 男,40岁.因反复右足背肿痛2个月入院.2个月前走路时不慎扭伤右足,致右足背肿胀、疼痛,以右第二跖骨处为甚.就诊于当地医院,予以外用药膏(具体不详)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右足背仍肿胀疼痛.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查体:右足背近跖趾关节处肿胀明显,面积约4cm×3cm,皮肤红肿,无破溃流脓;右足第二跖骨头压痛明显,未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右足末梢血运好.右足第二跖趾关节屈伸活动障碍,余各趾趾间关节屈伸活动正常;右足各趾感觉正常,未见明显短缩.入院后给予右足MRI检查示:右足第二跖骨头信号异常,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患者13例,笔者评估其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1~16岁。左膝6例,右膝7例。按Meyers&Mckeever和Zaricznyi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ACS系统在肘内翻肱骨髁上楔形截骨矫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外侧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内固定治疗58例肘内翻畸形患者,肘内翻角度15°~29°。术前患者均在PACS图像工作站上进行截骨设计,测量出截骨角度及截骨长度。截骨后39例采用钢板内固定,19例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患者术后畸形矫正均良好,获得5°~16°提携角。5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9个月。截骨处骨愈合时间为6~12周。1例术后出现尺神经麻痹,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克氏针部分退出。无血管损伤、感染、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发生,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优49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8.3%。结论在PACS图像工作站上进行肱骨髁上楔形截骨设计,可以精确地测量出截骨角度及截骨长度,指导术中正确操作。  相似文献   
4.
对78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术前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监测病情、给予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进行功能锻炼指导,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多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AS合并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化疗治疗。结果 10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年。切口一期愈合,脊柱结核均治愈,无明显全身及局部并发症。在3~6个月均获得牢固愈合,患者全身状况良好。Frankel分级2例C级恢复至D级,4例D级恢复至E级。后凸畸形部分矫正,平均矫正8°±1°,未发现钉棒松动、脱位。结论 AS合并多节段脊柱结核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化疗,可加强脊柱稳定,促进病灶吸收愈合,预防和矫正畸形,提高脊柱结核治愈率和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