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同时性结肠直肠癌切除和肝转移病灶手术时机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肠直肠癌切除和肝转移病灶的最佳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通过检索电子数据库,对1966年至2009年结肠直肠癌和肝转移灶行同期或分期切除的对照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2 204例病人。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同期切除组与分期切除组比较,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方面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期切除组住院时间较短(P0.01),手术相关并发症率较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分期切除相比,同时性行结肠直肠癌和肝转移灶切除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结肠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结肠直肠癌居所有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三位。而肝脏是结肠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25%的结肠直肠癌病人在剖腹探查时发现伴有同时性肝转移,另有50%的病人在切除结肠直肠癌原发肿瘤后发生异时性肝脏转移。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是目前可能治愈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唯一手段阳,而手术切缘状况是影响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就结肠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缘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 1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对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10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 60个月,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49%、3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灶数目、大小、分布、术前CEA水平、手术并发症、术后化疗是肝转移灶切除术后的影响因素(x2值分别为24.732、9.461、9.568、25.948、25.370、5.70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切除术前CEA水平、手术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Wald=7.974、12.051、11.547,P<0.05).结论 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切除术前CEA水平和手术并发症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适当扩大手术切除的适应证,加强对高危患者的随访和术后辅助化疗,可能改善肝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3岁.因发现腹腔肿块半年伴增大1个月,于2008年12月30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意中于右下腹部扪及一约7 cm×8 cm大小肿块,未予重视,1个月前发现肿块逐渐增大致右下腹膨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胄癌患者术前钡剂造影检查对诊断和制订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单纯胃镜检查及胃镜联合钡剂造影检查对肿瘤位置和大小的判断结果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结果胃镜对贲门癌、胃体癌和胃窦癌的位置和范围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100%和78.4%、94.6%和86.5%以及98.1%和84.6%:胃镜联合钡剂造影检查判断的准确率则分别为100%和84.8%、100%和91.9%以及99.0%和90.4%:胃镜与胃镜联合钡剂造影检查对肿瘤位置和范围判断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判断贲门癌累及食管长度的准确率为60.6%.胃镜联合钡剂造影检查判断的准确率则为90.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联合钡餐检查较之胃镜能更准确地预测食管受累的贲门癌患者开胸手术的可能性(P〈0.05)。结论贲门癌患者术前有必要行钡剂造影检查以明确食管下端是否受累及受累长度.对选择手术入路有指导意义.而胃体癌和胃窦癌患者术前在胃镜能明确肿瘤位置和大小的情况下可不必行钡剂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