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经股骨转子骨折块间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半髋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骨科诊断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144例,其中男58例,女86例;年龄65~87岁,平均(78.9±2.7)岁;摔伤98例,扭伤35例,交通事故11例。其中观察组72例,男27例,女46例,采用经股骨转子间骨折块间隙方法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72例,男31例,女40例,接受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评估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股骨头后脱位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5.8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更有优势,术后1年时两组比较接近。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股骨头后脱位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骨转子骨折块间入路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缩短卧床时间、患髋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更具有优势,疗效也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的发病在美国等正逐年上升,治疗后5年生存率远不足1%。在中国,胰腺癌虽较少见,但是近年来有增加趋势。胰腺癌诊断困难而死亡率高。其病因和早期诊断的研究亦较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60°植骨融合加单枚Cage及四钉两棒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提拉螺钉复位滑脱椎体,单节段椎板减压,摘除椎间盘、刮除椎体终板,撑开恢复椎间高度,将碎骨粒加压夯实置入椎间隙内并放置单枚插入型Cage,双侧横突间植骨方法治疗3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结果术后3~24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手术完全复位33例,不完全复位3例,4例原位融合,椎间高度未丢失,Cage无松动、钉棒无断钉,平均出血量410mL。结论 360°植骨融合加单枚Cage及钉棒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效果满意,出血量少,经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76例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体间单枚cage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2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80 ml,平均住院8 d。76例最少随访12个月,平均26.5个月。术前VAS、ODI评分分别为(7.61±1.35)分、(34.55±4.71)%,显著高于术后2周评分(2.19±0.95)分,P<0.05;(23.27±7.39)%,P<0.05、术后1年(1.88±1.13)分,P<0.05;(18.03±2.48)%,P<0.05;术前椎间隙高度(8.01±1.1)mm显著低于术后2周(12.20±1.2)mm,P<0.05、术后1年(11.80±2.0)mm,P<0.05;术后2周优良率94.74%(72/76),治疗后1年优良率93.42%(71/76)。结论椎间cage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是治疗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7年1月~2009年6月临床资料完整的54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采用微创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先射频针行纤维环多靶点射频热凝,再臭氧脉冲式注入髓核和神经根周围,采用VAS、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23~53 min,平均27 min。无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54例均获随访2年,术前VAS评分(7.25±0.83)分显著高于术后1周(4.37±0.24)分(q=29.052,P<0.05)、术后6个月(3.49±1.02)分(q=37.929,P<0.05)、术后1年(2.96±0.72)分(q=43.275,P<0.05)、术后2年(3.14±0.59)分(q=41.459,P<0.05);术前ODI评分(34.55±4.71)分显著高于术后1周(23.27±7.39)分(q=17.431,P<0.05)、术后6个月(19.75±4.16)分(q=22.870,P<0.05)、术后1年(18.03±2.48)分(q=25.528,P<0.05)、术后2年(18.12±3.58)分(q=25.389,P<0.05)。术后2年MacNab评分有效率75.9%(41/54)。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比较理想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9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症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采用VAS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椎间Cage融合加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92例患者,皆随访1年或以上。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比较有明显统计意义;术后2周的优良率为90.2%,术后1年的优良率为88.0%,两个时间点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加锥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症一种比较理想方法,值得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牛津单髁置换术三种胫骨旋转定位方法的临床结果.[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三组,均行牛津单髁置换术.其中,19例采用髂前上棘定位(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ASIS);20例采用替代前后线法(substitute ant...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关中地区正常中老年人腰骶角的大小。方法依照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抽取45—72岁关中地区汉族健康中、老年人群500人,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用数码相机对X线片进行翻拍并将所摄影像数据输入电脑。测量软件选用“CAD2009中望”医用软件系统进行标记、测绘,记录腰骶角值。结果女性腰骶角值为(37.29±7.36)°,男性为(43.39±8.60)°,男女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腰骶角男性较女性大,在诊断脊柱失稳时,男女应有不同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寰枢椎失稳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寰枢椎失稳19例。早期4例采用寰枢椎间钢丝固定植骨,10例采用颈1-2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5例采用颈2椎弓根螺钉、颈3侧块螺钉枕骨螺钉植骨内固定。结果: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8月至7年,平均36.2个月,17例骨性愈合,延迟愈合1例,不愈合1例,手术后复查X线片提示环枢椎局部结构稳定。随访未发现螺钉及连接棒松动,无钢丝断裂现象。结论后路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寰枢椎失稳减压彻底,融合、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肱骨髁间骨折是严重肘部损伤造成的临床较难处理的骨折,以青壮年多见,骨折损伤的程度以及治疗措施的选择往往决定着预后。近年来的治疗方法已趋向于及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由于肱骨远端解剖结构复杂,且伤后骨折多移位或粉碎,使手术难度增加。2006年12月—2009年1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采用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共1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