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肱骨近端骨折占所有骨折的4%~5%[1],尽管大多数(85%)的肱骨近端骨折移位很少或骨折稳定,保守治疗,早期轻柔活动即可治愈[2]。但对于肱骨近端三部分、四部分和不稳定骨折还是建议采用各种形式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治疗[3-4]。我院2010年5月—2013年3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22~78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4例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并于手术前后行x线检查,观察手术后脊椎神经恢复情况。结果:x线显示内固定位置好,未见螺钉断裂、松动,且无感染发生。术后伤椎椎体前高、椎管受堵指数、伤椎局部矢状位指数均恢复良好,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固定和复位骨折,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人居多,闭合复位往往不能将骨折块准确对位,且复位后容易再移位,进而造成腕关节畸形、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本院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带锁髓内钉的固定方式为中央型内夹板式固定,具有对骨折端血供损伤小、固定稳定可靠、能传导生理应力等优点.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在胫骨骨折的治疗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院自2004年7月至2008年3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3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胫骨多段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暴力引起.骨折大多不稳定且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是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骨折之一。近年来在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的基础上.结合AO的点接触接骨板(PC—Fix)和微创固定系统(LISS)研发出来的一种全新锁定加压接骨板(LCP)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60岁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33例,骨折分型按照改良Evans分型,其中Ⅲ型11例、Ⅳ型12例,Ⅴ型8例,反粗隆间骨折2例。术后随访9~18月,平均12.2月,评价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术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2例,良:17例,可4例,优良率:87.88%。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4±3)周,手术时间:(70±15)分钟,术中出血量:(101±30)ml;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浅表创面感染而延期愈合,1例患者轻度髋内翻,其余病例无股骨头切割、无髓内钉断裂或弯曲,无术后再骨折。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及早期负重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已成为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的主流,但临床随访发现此种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尤其是爆裂性骨折,容易出现内固定失败.复位丢失,再次出现后凸畸形而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大多数学者主张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进行椎体成形术。本院自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共采用AF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获得随访病例21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了11例(12足)男7例(8足),女4例(4足)。年龄24~56岁,平均42.3岁。左足5例,右足7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2例合并脊柱损伤。受伤机制:坠落伤9例(10足),车祸伤2例(2足)。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本组优7例(8足),良3例(3足),可1例(1足),优良率为91.7%。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外骨折、关节内SandersⅡ型骨折、少部分压缩塌陷不严重的SandersⅢ型骨折等病人可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胫腓骨骨折的治疗目的是恢复小腿的承重功能,防止发生膝踝关节劳损。带锁髓内钉为中央型内夹板式固定,在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院自2002年5月至2009年6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