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尿管口膨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输尿管口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术前均由B超或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确诊。2例采用三角区重建术治疗,2例行经尿道囊肿低位横切开术,5例行输尿管囊肿切除术,2例行输尿管原位移植。结果11例患者均获治愈,开放手术平均时间86 min,术后平均住院10.5 d;腔内手术40 min.术后平均住院6.0 d。随访3个月至9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口膨出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结合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可提高确诊率。治疗上宜早期手术处理,输尿管口囊肿切除、三角区重建术是一种好的术式,经尿道囊肿电切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990-2000年间收治的13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总结。方法:10例行IVU及B超检查或膀胱镜检查。开放手术10例,电切开术2例,1例行保守治疗。结果:12例获术后随访,疗效确切。结论:B超及IVU二者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符合率。对囊肿直径<2.5cm者宜行经尿道电切开术,而对直径≥2.5cm者应采 用开放性手术,并行输尿管再植抗反流。  相似文献   
3.
保留尿道板的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尿道板的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采用保留尿道板的尿道成形术治疗。结果成功30例(成功率83.3%),并发尿瘘6例,原因均是覆盖阴茎干的阴茎背侧皮肤血供不良,皮缘坏死感染引起,均于术后6个月行尿瘘修补愈合。术后随访无1例尿道狭窄,阴茎外形满意。结论保留尿道板的尿道成形术适应证广泛、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次或多次表阿霉素膀胱灌注对预防初发性膀胱癌与复发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47例初发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为A(23例)和B(24例)二组,同时将52例复发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为C(26例)和D(26例)二组。A、C组在术后6h内表阿霉素80mg/次单次灌注;B、D组在术后1周内表阿霉素50mg/次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4次,后每月1次。共1年。比较各组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年复发率:C组复发率高于A、B、D组,A、C组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B、D组。结论:表阿霉素单次膀胱灌注预防初发性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作用可靠,毒副反应发生率低;对复发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多次膀胱灌注比单次膀胱灌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后尿道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61例后尿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9例)采用仰卧位ESWL治疗,B组(32例)将后尿道结石推至膀胱内行ESWL治疗。结果:经1次ESWL,A组28例(96.5%)结石全部排出,余1例1周后行第2次碎石,结石完全排出。术后肉眼血尿16例,程度轻。B组30例(93.7%)1次ESWL术后结石全部排出,余2例1周后行第2次碎石,结石完全排出。术后肉眼血尿31例,较A组严重,1例出现后尿道狭窄,定期尿道扩张治愈。A组疗效与B组相近,副作用比B组低。结论:仰卧位ESWL治疗后尿道结石,能有效地将结石击碎,迅速解除尿道梗阻。并发症少,疗效较好,是后尿道结石碎石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取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28例孤立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肾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T1a期,其中透明细胞癌22例,嫌色细胞癌3例,乳头状肾癌2例,囊性肾癌1例。术后平均随访46.5个月,肿瘤复发1例,复发率为3.6%。随访期间未出现肾功能衰竭而需透析治疗者。结论: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有效,适合于对侧肾功能正常、一侧局限的偶发肾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7.
四种药物肾盂灌注治疗丝虫性乳糜尿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非手术治疗乳糜尿的方法。方法随机将115例乳糜尿患者分为红霉素、四环素、泛影葡胺、硝酸银四组,各组患者应用以上四种药物进行肾盂灌注,比较各组患者的乳糜尿消失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乳糜尿消失率:红霉素组93.7%,四环素组91.3%,泛影葡胺组64%,硝酸银组88.5%。硝酸银组出现1例休克,1例左肾萎缩,1例左输尿管上段狭窄并发症;泛影葡胺组出现1例过敏性休克;余二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泛影葡胺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疗效较低,红霉素、四环素肾盂灌注治疗乳糜尿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毒性低,疗效与硝酸银相当,可代替危险性较大的硝酸银灌注法。  相似文献   
8.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存在的下尿路症状,结合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其原因。方法:采用丹迪尿流测定仪对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尿流率、充盈性膀胱侧压、压力—流率测定、尿道侧压及肌电图检查。结果:不稳定性膀胱9例(45%),低顺应性膀胱5例(25%),膀胱出口梗阻11例(55%),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7例(35%),其中不稳定膀胱合并膀胱出口梗阻6例,低顺应性膀胱合并膀胱出口梗阻4例,不稳定膀胱合并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2例。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与不稳定性膀胱、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出口梗阻及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有关,了解这些相关因素对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尿路成像对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上尿路梗阻的病人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检查结果与最后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40例病人均能显示上尿路梗阻或占位的部位,结合其他检查,31例获得正确的定位、定性诊断。结论:MRU是一种非侵袭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安全、准确、无创、有效、无辐射,不需造影剂及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对上尿路梗阻疾病的患者具有特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主要症状有腰部酸胀,右肾绞痛,血尿等.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多可明确诊断.11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结果 随访1~10年,临床症状消失,右肾积水好转,输尿管通畅,肾功能正常.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多能确诊,诊断困难时联合MRU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