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90例糖尿病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家属的教育等,对照组常规治疗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糖尿病病人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及降低血糖,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从而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3.
陈南娥  陈宇  黄菲 《护理研究》2013,27(14):1328-1331
[目的]了解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结构现状及养老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和等比例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2 004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养老相关知识测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养老护理相关知识总分为(18.15±4.07)分,得分最高的维度是生活照料知识(3.18分±0.90分),得分最低为道德法律知识(2.20分±0.94分);护龄、职称、聘用方式、文化程度、月薪对养老护理知识掌握有影响(P<0.05),护龄、职称、聘用方式、文化程度、月薪与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制定养老护理培训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护理人员护龄、月薪、职称、聘用方式、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制定出合理的分级培训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骨科(以下简称:DCO)原则应用于严重骨科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严重骨科创伤患者72例根据DCO原则分三阶段进行治疗。结果:72例患者死亡13例,死亡率为18.1%。随访4~1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6~l 3个月,无畸形愈合,邻近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对于骨科损伤患者应把握救治时间,合理应用DCO原则,早期、及时、正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痛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症状为腰痛及下肢痛,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医传统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对象与方法89例患者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20~63岁,病程15d~12年,其中有70例为住院患者,19例为门诊患者。全部经腰椎CT诊断为腰椎间盘脱出。方法:(1)牵引:仰卧位的骨盆牵引,利用电脑控制牵引床,时间为20min,持续力为患者体重的80%开始,逐渐加大至耐受为度,间歇力为持续力基础上减10kg。(2)手法治疗:推经络:用手掌从上向下平推督脉及双侧膀胱经、胆经,各3次,力量均匀…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社区护士人员结构及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健康教育实施具体内容、实施方式等情况。方法:随机选取盘锦市40家社区服务站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6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及访谈。结果:社区护士年龄(40.21±7.65)岁,从事社区护理1~3年占56.67%,以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为主,初、中级职称人数居多;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实施情况最多的为以疾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其次为特殊人群健康教育和促进健康的行为干预;75.00%的社区护士选择视听教材实施健康教育,其次为个体化和以家庭为单位实施健康教育。结论:社区护士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健康教育实施内容、实施方式选择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陈南娥  陈宇  黄菲  张会君 《护理研究》2012,26(29):2773-2775
[目的]探讨养老院老年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与护理人员压力的关系.[方法]采用照顾者负担问卷量表和中文版柯恩-曼斯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对从事痴呆照料的4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痴呆病人激越行为总水平均分为106.35分,护理人员负担总均分为43.95分;痴呆病人言语类激越行为与护理人员社会性负担和情感性负担相关(P<0.05或P<0.01),行为类激越行为与护理人员时间依赖性负担、身体性负担和情感性负担相关(P<0.01).[结论]养老院痴呆病人激越行为与护理人员压力呈正相关,护理人员压力较大,养老机构应引起重视,制定并实施缓解痴呆护理人员压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康复护理,使这些患者及早减轻病痛,恢复健康,预防残疾,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30例下肢骨折患者(年龄范围18~71岁)进行社区康复指导护理、电话随访和来电咨询指导,通过评估、诊断、计划、施行、评价,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指导老年下肢骨折的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股四头肌、髌骨被动运动、抬臀、坐起的锻炼及去除牵引后进行膝关节扶拐站立、扶双拐行走及单拐行走的康复锻炼.结果:30例下肢骨折患者,1例卧床不能站立,2例能站立不能行走,其余25例均能不同程度的行走.结论:通过对3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认为制定周密、有效的康复计划,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计划施行情况,有效的进行心理护理,积极控制原发疾病、积极预防并发症以及及早进行有步骤、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42例采用促进技术为主,辅以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38例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促进技术为主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抗高血压治疗意义.方法 对2010~2011年中3 231例分娩产妇进行观察.对其中的424例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进行前瞻性对照观察.根据产妇对抗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分为对照组和非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产后高血压的转归进行分析,经统计学处理,探讨其意义.结果 治疗组产后高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短,尿蛋白转阴快,高血压遗留率低.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产后高血压及蛋白尿并未恢复正常,产后继续抗高血压治疗可加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早日康复,降低高血压遗留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