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肠扭转早期诊断方法,减少误诊率。方法 对46例儿童肠扭转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分析其中29例误诊的原因。结果 本组46例,治愈37例,死亡9例,其中广泛小肠坏死5例。29例误诊的病例中,术前诊断为腹痛待查6例,急性胃肠炎伴肠痉挛5例,中毒性菌痢伴中毒性休克6例,中毒性肺炎2例。结论 了解儿童急性肠扭转的临床特征,熟悉其腹部x线影像,追踪观察,综合分析,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Duckett术联合阴囊中以瓣治疗严重型尿道下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在严重型尿道下裂修复中采用横行带蒂包皮内板与阴囊中缝皮瓣联合治疗的手术方法及特点。方法:对阴茎下弯矫正后,尿道缺损长的尿道下裂病例,采用倒“U”形阴囊中缝皮瓣尿道成形,与带蒂包皮内板尿道在形术(Duckett术)的联合手术方法,共修复8例严重型尿道下裂。患儿平均年龄5.5岁。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一次手术成功6例,1例尿瘘,1例尿道吻合口狭窄,经尿道扩张3个月后治愈。随访阴茎外观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通过对50例进展期胃窦癌患者行D2根治术,检测No.14v组淋巴结转移情况、No.6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肿瘤直径及肿瘤分化程度,然后统计分析No.14v组淋巴结转移与上述其他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术前CT检查的准确率。结果:术前CT检查发现No.14v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假阴性率为12%。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2%。No.6淋巴结转移阳性者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24%,No.6淋巴结转移阴性者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3%。No.14v组淋巴结转移与No.6淋巴结转移、肿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及肿瘤直径有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CT对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不高,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No.6淋巴结转移阳性者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在严重型尿道下裂修复中采用横行带蒂包皮内板与阴囊中缝皮瓣联合治疗的手术方法及特点.方法:对阴茎下弯矫正后,尿道缺损长的尿道下裂病例,采用倒"U"形阴囊中缝皮瓣尿道成形,与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的联合手术方法,共修复8例严重型尿道下裂.患儿平均年龄5.5岁.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一次手术成功6例,1例尿瘘,1例尿道吻合口狭窄,经尿道扩张3个月后治愈.随访阴茎外观及排尿良好.结论:横行带蒂包皮内板与阴囊中缝皮瓣联合的手术方法,对治疗包皮发育不佳的严重型尿道下裂效果良好,同时有助于阴囊对裂的矫正.  相似文献   
5.
在小儿急腹症中,急性肠扭转并不常见,该病起病急,变化快,某些急性肠扭转的病例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极易造成误诊,所以急性肠扭转在小儿急腹症中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隐匿阴茎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63,自引:4,他引:59  
检索 198 2年 1月~ 1998年 4月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有关隐匿阴茎的 2 1篇文献 ,可以看出 ,隐匿阴茎是近 10年来才在我国得到重视。由于对它研究的时间较短 ,所以 ,对其病因、诊断、名称及治疗方式都存在不同意见。笔者就近年在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 ,并结合自己对185 7例男童及 42 5 8例成年男性的体检调查和对该病 10多年的观察研究 ,就隐匿阴茎的病因、诊断、名称及治疗时机提出自己的看法。一、病因隐匿阴茎是近 10余年来才得到重视的一种小儿先天性阴茎畸形。所以 ,对其病因的看法颇多 ,早期的观点有 :①过…  相似文献   
7.
8.
痔清冲剂治疗痔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痔清冲剂内服加外薰洗治疗痔疮223例,总有效率为97.8%;其中1期内痔、Ⅱ期内痔、外痔、混合痔的有效率分别为97%、96%、100%、100%,与单用痔清冲剂内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服外洗组在提高疗效、改善症状,缩短疗程等方面明显优于内服组,说明采用痔清冲剂内服外洗符合标本同治、内外兼治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通过对50例进展期胃窦癌患者行D2根治术,检测No.14v组淋巴结转移情况、No.6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肿瘤直径及肿瘤分化程度,然后统计分析No.14v组淋巴结转移与上述其他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术前CT检查的准确率。结果:术前CT检查发现No.14v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假阴性率为12%。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2%。No.6淋巴结转移阳性者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24%,No.6淋巴结转移阴性者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3%。No.14v组淋巴结转移与No.6淋巴结转移、肿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及肿瘤直径有关妒〈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CT对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不高,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No.6淋巴结转移阳性者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高。  相似文献   
10.
小儿急性肠扭转误诊原因分析(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扭转误诊原因,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组12例因误诊而延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均有肠坏死,其中广泛小肠坏死3例,死亡5例。早期误诊为腹痛待诊4例,急性胃肠炎伴肠痉挛3例,中毒性菌痢2例,中毒性休克麻痹性肠梗阻2例,中毒性肺炎1例。结论 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与腹部体征的不一致性及腹部X线影像不典型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追踪观察、综合分析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