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清及卵泡液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IVF-ET助孕治疗早期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就诊,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助孕治疗的患者,共123例,测定血清及卵泡液中25(OH)D水平,根据血清及卵泡液25(OH)D水平分为25nmol/L组、25~50nmol/L组和50nmol/L组,比较各组间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有无差异。又按照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比较两组间血清及卵泡液25(OH)D水平有无差异。结果血清25(OH)D水平与卵泡液中25(OH)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11,P0.001);血清不同25(OH)D水平各组中,50nmol/L组的胚胎种植率(53.3%)及临床妊娠率(73.3%)均显著高于25nmol/L组(27.5%和28.0%)(P0.05)。卵泡液不同25(OH)D水平各组中,25~50nmol/L组及50nmol/L组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2.3%、70.0%)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6.7%、80.0%)均显著高于25nmol/L组(胚胎种植率为21.4%、临床种植率为28.6%)(P均0.05)。各组间的早期流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组血清及卵泡液25(OH)D水平[分别为(38.41±13.58)nmol/L、(32.03±13.35)nmol/L]均显著高于未妊娠组[分别为(29.68±12.23)nmol/L、(23.41±11.54)nmol/L](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IVF-ET患者的妊娠率下降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2.
ISP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碘—淀粉酶的直接打印法阎梦民,郭长荣,崔素萍(太原市中心医院检验科030009)李凌(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多年以来临床上多采用碘-淀粉比色法测定淀粉酶含量,以帮助胰腺炎诊断,其计算公式为由于上述公式的特殊性,在ISP半自动生化...  相似文献   
3.
胚胎实验室对IVF(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起关键作用,而实验室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培养基的质量.HTF常用作授精及移植培养基.选择优质HTF可提高受精率和妊娠率.收集26份正常精液标本,对Irvine HTF及Quinn's HTF行人精子存活实验的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40岁及以上高龄女性体外受精助孕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VF/ICSI)助孕且年龄≥40岁的不孕症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6组:40岁组、41岁组、42岁组、43岁组、44岁组、≥45岁组,比较各年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胚胎培养情况及妊娠结局;探讨不同促排方案、不同移植胚胎数时的妊娠结局。结果 (1)临床妊娠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40~44岁之间各组的活产率逐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促排方案间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移植1枚胚胎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低于移植2、3枚胚胎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2枚与3枚胚胎时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对高龄不孕女性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促排方案;对...  相似文献   
5.
基因重组卵泡刺激素促排卵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中尿促性素(menotropins,HMG)和重组卵泡刺激素的作用。方法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方案降调节,月经第3天随机分成两组,给予两种不同的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A组51例,用国产HMG促排卵;B组58例,采用基因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促排卵,至卵泡成熟后,经阴道B超引导下取卵。按本中心常规方法行IVF/ICSI。结果两组平均获卵率、空卵率、优质胚胎数、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ICSI后卵子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rFSH促超排卵可获得足量的高质量卵子。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比较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和常规试管内授精(IVF)两种受精方式对胚胎冻融结果的影响。方法51对夫妇59个冻胚移植周期(ICSI组27周期,IVF组32周期),比较冻胚复苏后胚胎的存活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59个冻胚移植周期,解冻胚胎235个,存活199个,存活率84.7%,临床妊娠率37.3%。其中IVF组32个周期,解冻胚胎132个,存活112个,存活率84.8%,临床妊娠率37.5%;ICSI组27个周期,解冻胚胎103个,存活87个,存活率84.4%,临床妊娠率37.0%。两组比较结果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IVF组与ICSI组冻融胚胎存活率、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表明ICSI技术是治疗男性因素引起不孕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促性腺激素(Gn)的联合应用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最常用的促排卵方案,它对于增加卵泡的募集,抑制内源性的黄体生成素(LH)峰,避免卵泡过早黄素化,提高妊娠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比较长效与短效GnRH-a在超促排卵中的差异,探讨如何有效降低Gn的用量,减少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