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造成修补材料外露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外科皮瓣转移修复颅骨缺损修补术后修补材料外露创面,临床治疗3例,创面面积分别为3.5cm×2.0cm、3.0cm×3.0cm和2.5cm×3.Ocm,并和以往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例术后切口全部1期愈合,随访半年至1年半,无感染、皮缘坏死、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颅骨修补术后修补材料外露的创面,应用外科皮瓣整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肠移植是挽救短肠综合征及其他肠功能不全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但其是所有大器官移植中最困难的一种。小肠属于高免疫源性器官,由于肠腔内聚集有大量的病原菌及其他微生物,移植后发生的排斥反应及感染较难控制。因此,小肠移植发展十分缓慢,成为临床上器官移植难以成功的典型代表。由于亲体小肠移植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及冷缺血时间短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2005年1月21日我院成功实施亲体小肠移植1例,手术顺利,供受者均健康存活,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枕下经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幕下型天幕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枕下经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幕下型天幕脑膜瘤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枕下经天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幕下型天幕脑膜瘤1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枕部近中线骨瓣开颅.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切开天幕用显微技术切除肿瘤。结果临床应用12例,除1例因肿瘤向窦内生长有少量残留外,其余各例都获得肿瘤全切除.术后全部病例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脑神经损伤.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枕下经天幕入路是切除幕下型天幕脑膜瘤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用显微技术可提高手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6月经显微手术并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9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随访判定临床效果。结果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早期症状明显改善23例,无改善4例,2例出现神经功能缺失,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手术对于提高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术后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有显著的作用,是治疗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肝癌切除并在体外循环下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护理配合。分析2003年2月~2005年3月对5例实施肝癌切除并在体外循环下下腔静脉取癌栓手术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5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配合满意,术中无大出血及手术死亡。认为术前的充分准备及术中的熟练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手术体位要求严格,它会影响到患者的神经、血管、呼吸、循环等并发症的发生。对1例已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我们从体位、气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输液量的调控、环境温度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严密的管理,控制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脱落与新的血栓形成,使手术顺利完成,控制了并发症的发展与发生,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7.
人造血管矢状窦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造血管矢状窦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02年3月12例静脉窦旁脑膜瘤行肿瘤全切除及人造血管矢状窦重建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结果 12例患者肿瘤全切除,过程顺利,手术配合满意,无术中大出血及手术死亡。结论 术前的充分准备及术中的熟练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观察经颈外浅静脉注射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150例无痛人流的早孕妇女分为3组,每组50例,观察在人工流产前通过选用不同的外周浅静脉注射异丙酚为观察组,观察3组患者的感觉症状.结果 3组导致疼痛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用药量、苏醒时间、血氧饱和度3组无明显性差异.结论经颈外静脉注射异丙酚降低对外周血管刺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