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的不同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106例行单侧TKA术患者资料,按入院时间段分为A组(53例)和B组(53例),A组手术开始至结束全程使用了止血带,B组只在使用骨水泥过程中使用止血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术后出血量少,住院天数短,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术后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低,总体失血量与A组相当。结论TKA术中减少止血带使用时间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且无增加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连续硬膜外阻滞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将54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术前12 h硬膜外置管输入罗哌卡因,对照组输入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中采用全麻,术后48h内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静息和活动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屈膝90°的天数、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6个月术膝慢性疼痛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内膝关节静息和48h活动VAS疼痛评分、住院期间深部静脉血栓发生率、屈膝达到90°的天数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关节活动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6个月术膝慢性疼痛发生率试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超前镇痛方式能减轻术后早期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关节活动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文章通过2例OSAS同时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就OSAS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的骨关节炎病人54例,性别不限,年龄65 ~ 75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成2组(n=27)∶曲马多组(T组)和帕瑞昔布钠组(P组).2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P组分别于术前12 h及术后12、24、36、48、60、72 h时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T组在相应时间点给予曲马多100 mg.当术后镇痛无效(VAS评分>3分)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进行补救镇痛,分别记录静态和动态时镇痛无效情况.记录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达到90°的时间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术后7、14 d行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组比较,P组静态和动态时镇痛无效率降低,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达到90°时间缩短,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降低(P< 0.05或0.01),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12 h及术后间断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可明显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疼痛,有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康复,且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高频振荡通气可以改善ARDS患者氧合状态,减少血流动力学并发症和气压伤的产生,成为传统通气治疗失败后的替代治疗.但是,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明确高频振荡通气在成人ARDS的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