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大型腭部洞穿性缺损修复的方法.方法 2003年至2006年,我们应用前臂游离皮瓣折叠法为7例患者进行了腭部洞穿性缺损修复,共使用皮瓣8块,其中前臂游离皮瓣7块,胸大肌岛状瓣1块.结果 除1例前臂游离皮瓣因动脉栓塞失败外,其余组织瓣完全成活,再造腭部形态良好.患者可经口腔正常进食,并进行基本正常的语言交流.结论 利用前臂游离皮瓣折叠法进行大型腭部洞穿性缺损的修复,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牙根吸收的临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根吸收的临床分类尚缺乏统一认识,本文对乳牙牙根吸收分类、Andreasen分类法、Tronstad部位分类法以及Fuss病因分类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应用CBCT和根尖放射线片对慢性根尖周炎的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评估的差异性,评价CBCT在慢性根尖周病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有根尖周炎症状的53例患者(96颗牙),均拍摄根尖放射线片和CBCT,分别由2位专家采用单盲法进行放射线影像学诊断,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对根尖周炎的存在及病变范围评估的差异性。结果:根尖放射线片发现82.3%,CBCT发现100%的患牙存在根尖周病变。并且在两者都诊断出根尖炎时,CBCT的PAI值明显高于根尖片。结论:在诊断慢性根尖周炎方面,CBCT扫描与根尖放射线片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精确度。和根尖放射线片比较,CBCT对临床上根尖周炎的诊断、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都更有优势,从而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