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是疗效最好,同时毒副作用最少。化疗、放疗是现阶段最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如何及时准确地评价其疗效已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对实体瘤治疗响应的评估是根据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瘤体血供及病灶密度等因素的改变程度来判断的,主要有CT、MRI和B超等检查手段。但上述因素的改变是肿瘤治疗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一系列复杂极链反应后的结果,常常需要几个疗程才能观察到,故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不能及时评判疗效。  相似文献   
2.
郭恩琪  王亮  谢庆平 《浙江医学》2010,32(7):1074-1075
当车祸、机器绞伤、重物碾压、烧伤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肢体软组织常呈环形缺损,创面重度污染,清创后采用传统的打包加压植皮术治疗有一定困难。我科自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将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四肢环形创面的修复,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参麦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与参麦组采用扎闭股动、静脉缺血4h,开放再灌注1h制造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分别于再灌注即刻给予生理盐水或参麦注射液4mL/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不结扎股动静脉,4h后给予生理盐水4mL/kg腹腔注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腓肠肌组织Bcl-2及Fa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麦组腓肠肌组织Fa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后骨骼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报告了蚌埠地区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化和噬菌体分型结果,有九个生化型别,以9型(L)较多,占73.21%。噬菌体分型以Ⅰ型和Ⅱ型为主,占74%,其次是Ⅲ型和Ⅳ型,各占11.30%和7.54%,另外尚有三株噬菌体型,在我国出现较少,但亦有分布。  相似文献   
5.
沙门氏菌属(Salmonclla)是肠杆菌科中一个重要菌属,是一群在形态、生化特性与血清学上相似或相关的细菌组成。沙门氏菌菌型繁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人畜共患的肠道病原菌,它除可引起伤寒、副伤寒疾病外,也是人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腹泻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原,不仅危害人类健康,在家禽家畜中也可引起广泛的流行,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良桡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额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桡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额面部中小面积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桡动脉腕上皮支动脉和桡动脉伴行静脉为蒂.通过筋膜蒂营养的前臂近端桡侧皮瓣(最大面积10 cm×5 cm),游离移植修复额面部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10例.结果 修复额部缺损6例,面颊都缺损4例,术后皮瓣全部存活,经随访6~12个月后行皮瓣修薄整形术.10例病例经8~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1.3个月,其中7例于术后6~9个月进行二次整形.所有病例皮瓣柔软,瘢痕不明显,皮色与面颊部基本接近,皮瓣两点分辨率在20~40mm.结论 改良的前臂桡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额面部中小面积缺损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lap,DIEP皮瓣)切取方式的改进,扩大DIEP皮瓣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 采用双腹壁下血管蒂仅带肌袖的DIEP皮瓣(并可通过筋膜蒂携带髂骨或肋骨)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其中前臂缺损5例,手腕部缺损6例,创面面积为10.0 cm×5.0 cm~45.0cm×20.0 cm,均为急诊修复.结果 术后11例皮瓣中全部存活10例,大部分存活1例.随访时间3~61个月,皮瓣愈合良好,手功能恢复满意.所有供区均未发生腹壁疝.结论 改良DIEP皮瓣是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的首选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参麦组(参麦组)采用扎闭股动、静脉缺血4h,开放再灌注1h制造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分别于再灌注即刻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4ml/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不结扎股动静脉,4h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4ml/kg腹腔注射。腹主动脉取血,予以抗凝离心取上清液,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1)。参麦组T—SOD活性较对照组升高,MDA含量降低,NO及ET-1含量降低(均P〈0.01),而NO/ET-1增大(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减少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机体自由基生成,提高自由基清除酶活性,改善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痢疾是肠遭传染病中流行面较广,发病率最多的一种疾病,严重地影响人民身体健康.近年来由于广泛使用抗生索致耐药菌株逐年增多,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解本市痢疾杆菌耐药情况,根据全国腹泻病原耐药性监测协作课题要求,现将1990∽1991年分出的192株痢疾杆菌.对常见的17种药物耐药监测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10.
Sam68是一种细胞内信号转导及RNA激活蛋白,通过自身的多个功能性模体与RNA,Src激酶家族及其他多种细胞内信号分子相作用。它作为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衔接蛋白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其表达异常可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