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1994年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被美国引进并主要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以来,临床实践证明PVP对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腰背痛具有明显的疗效.本文主要阐述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骨折早期行PVP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4℃和6℃条件下缺血兔骨骼肌的不可逆变性时限,为断肢再植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术前检测指标。方法:采用电镜及生化检测的方法动态观察缺血兔骨骼肌的变性过程,以电镜结果来判定肌肉的不可逆变性点,观察生化指标在变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找出其与电镜结果的对应关系。结果:4℃时缺血兔骨骼肌的不可逆变性时限为50h;6℃时缺血兔骨骼肌的不可逆变性时限为28h。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在肢体缺血缺氧后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结论:术前测定断肢骨骼肌中GPT,ALP,葡萄糖含量,可以判定骨骼肌的变性程度,为临床术前判定断肢能否再植提供快速、可靠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引起的以眩晕、恶心、四肢无力、猝倒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不确切,在临床中常易与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及耳鼻喉科疾病造成 的眩晕混淆(1~3),而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颈性眩晕患者常合并颈椎不稳.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对颈性眩晕合并下颈椎不稳的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T引导定位半月节射频术不同温度及模式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7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在CT扫描定位下行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治疗。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75℃组、B:75℃+脉冲射频组、C:70℃组、D:70℃+脉冲射频组,各组射频热凝时间均为120 s,2次,脉冲射频时间120 s。观察术前、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麻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LSI-B),对疗效进行评定,观察不良反应,尤其对麻木程度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四组的VAS、SF-MPQ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各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72例患者遗留面部麻木感(发生率100%),70℃组与70℃+脉冲射频组的术后麻木程度明显轻于75℃组和75℃+脉冲射频组(P<0.05),75℃组和75℃+脉冲射频组之间麻木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70℃+脉冲射频组的麻木程度低于70℃组(P<0.05)。四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70℃射频热凝+脉冲射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产生的麻木最轻,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发生的原因,结合MRI表现评价其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急性外伤性膝关节病84例,均在外伤后3~5 d内检查,X线平片检查均正常.使用东芝TOSHIBA Excel 1.5 T超导磁共振机,膝关节四通道正交线圈检查.结果 84例中,共有216处病灶,包括单发骨挫伤44例,多发骨挫伤40例.其中32例合并韧带损伤,78例合并膝关节积液,隐匿性骨折8例.出现MRI"对吻"征者11例.结论 膝关节是骨挫伤的最好发部位.MRI是组织分辨率高、脂肪抑制序列首选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并观察病变范围、位置及演变过程,将骨挫伤、单纯骨髓水肿、隐匿性骨折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拍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采用拍击疗法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其在症状、体征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4℃和6℃条件下缺血兔骨骼肌的不可逆变性时限,为断肢再植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术前检测指标。方法:采用电镜及生化检测的方法动态观察缺血兔骨骼肌的变性过程,以电镜结果来判定肌肉的不可逆变性点,观察生化指标在变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找出其与电镜结果的对应关系。结果:4℃时缺血兔骨骼肌的不可逆变性时限为50h;6℃时缺血兔骨骼肌的不可逆变性时限为28h。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在肢体缺血缺氧后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结论:术前测定断肢骨骼肌中GPT,ALP,葡萄糖含量,可以判定骨骼肌的变性程度,为临床术前判定断肢能否再植提供快速、可靠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解剖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47例(男89例,女5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表现、CT、MRI特点及病理解剖特点,病程2周~15年。病变阶段:L4.5 53例,L5S1 42例,L2,4 5例,L2,3 3例,L4,5和L5S1并存44例。全部病例采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并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3年,平均8个月。术后功能按我们自己制定方法进行评定,优63例,良17例,可10例,差2例,优良率为87%。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与体征不完全一致的特点,并有其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在治疗上应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扩大椎管及侧隐窝,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肌间沟臂丛麻醉在肩周炎手法松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五十肩、冻结肩。该病是与肩关节结构特点有关,在退行性变基础上,受某些有碍肩关节正常活动的因素较长时间影响所形成的废用性肩关节周围粘连.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肩痛和功能障碍。治疗的关键是松解粘连,恢复功能。传统的治疗方法,诸如:按摩、理疗、针灸、敷药等方法治疗,因受疼痛的困扰,在短期内难以奏效,通常需数月乃至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10.
局部注射疗法在治疗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是临床最常见的病损,无论是骨、关节、肌肉、肌腱、韧带、滑膜、滑囊及相关的血管、神经均可因慢性损伤而受到伤害,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人体对长期、反复、持续的一种姿势或职业动作在局部产生的应力是以组织的增生、肥大为代偿。超越其代偿能力即形成轻微损伤,若积累迁延形成慢性损伤,当机体有慢性疾病或退行性病变时,可降低对应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