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范典  郑博豪  周圣涛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1):1100-1107
宫颈癌患者病死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前列,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得益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研究的发展,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的使用,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了显著延长,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肿瘤分子分型从分子层面对宫颈癌进行亚型划分,可进一步区分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适应人群,有望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现针对宫颈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及其分子分型最新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2.
卵巢癌是全球妇科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严重威胁着妇女的生命健康。由于缺乏特定的早期症状,卵巢癌通常在诊断时已为晚期,患者5年总生存率较低。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哺乳动物RNA中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m6A修饰及其相关修饰调控因子在卵巢癌患者中异常表达,可能在卵巢癌发生、进展、转移和化疗耐药方面起关键作用。m6A修饰及其相关调控因子可能成为卵巢癌早期预测和预后评估标志物,有望为卵巢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管癌病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on tumor cells, CT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外科收治的胆管癌病人(73例)与同期胆道良性疾病病人(1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平台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CTC水平,并收集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CTC对于胆管癌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同时分析CTC水平与胆管癌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胆道良性疾病病人中CTC中位数为0(范围0~4)个/7.5 mL;胆管癌病人中CTC的中位数为1(范围0~12)个/7.5 mL,胆管癌病人中CTC数值明显上升。受试者曲线分析结果提示CTC对于诊断胆管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601]及预测胆管癌淋巴结转移(AUC:0.640)及远处转移(AUC:0.689)有着一定的价值。外周血CTC是胆管癌病人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 外周血CT...  相似文献   
4.
代谢重编程是癌症的重要特征,以满足其快速增殖的需求。肿瘤中的代谢变化调控免疫细胞多种代谢途径来实现抗肿瘤免疫抑制。近年来对糖、氨基酸和脂质的代谢变化的研究,以及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间代谢调控的相互作用的深入探索,靶向代谢的同时联合现有抗肿瘤疗法,通过满足免疫细胞的代谢需求增强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效应,为靶向肿瘤免疫代谢治疗、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提供新的思路。关于新的免疫检查点分子、新型细胞免疫疗法的研究也正在进行。本文对近年来肿瘤免疫抑制的免疫代谢机制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功能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免疫代谢调控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都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前列,常规的手术联合放化疗对大多数早期患者有效,但对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欠佳,亟需寻求其他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精准医疗日益被关注及研究,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为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子宫内膜癌靶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免疫疗法作为抗肿瘤新兴治疗方法,在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中均展现出极大的治疗潜力。越来越多的临床前和临床证据将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疗效及不良反应联系起来。本文对肠道微生物在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治疗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临床策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肝外胆道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EB-NENs)是一类较为罕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仅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0.2%~2%。EB-NENs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黄疸、腹部不适、纳差等为常见症状。EB-NENs的确诊依赖于病理免疫组化,CgA、Syn、Ki-67等作为常用免疫组化标记;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胆道肿瘤,血NSE、Cg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