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5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迄今为止,肝移植仍然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但因供者来源匮乏,多数患者在等待移植的过程中死亡。新近出现的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可有效清除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性毒素,缓解毒血症状,为患者赢得治疗时间,实现肝移植前后的平稳过渡。我们有14例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在肝移植术前应用MARS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研血液透析机内部超滤控制装置故障发生情况及特点,分析原因规范其维护保养。方法:对上海市82家血液净化中心(室)的3 664台透析设备超滤故障进行调研,分析故障发生特点,找出超滤故障和超滤偏差发生原因。从执行透析设备自检程序、制定透析设备维护管理制度、掌握超滤控制装置结构部件误差和其他人为因素4个方面制定血液透析机超滤故障解决方案。结果:在82家血液净化中心(室)的3664台透析机中,超滤故障1 692台(次),其中使用年限>5年的"平衡腔+超滤泵"类故障率最高,占比31.21%。血液透析机临床使用管理制度缺失、透析机日常消毒疏忽和专职透析临床工程师配置不足是超滤故障和超滤偏差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室)应定期进行透析设备超滤控制装置的维护检查,规范血液透析机使用管理,严格细致的维护保养,配备专职透析临床工程师,保障血液透析机超滤控制装置日常运作的精准性和稳定性,确保透析患者获得最佳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药汤剂是临床最常采用的剂型。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在中药调剂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各个环节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4.
临床处方用药日益增多 ,趋向复杂 ,为了患者确保用药安全合理 ,护士在疾病治疗效果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联机尿素清除率动态监测KT/V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联机尿素监测器(OCM)实时动态监测KT/V,并对影响KT/V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德国Fresenius4008S透析机及随机附带OCM组件,实时动态监测3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308人次KT/V,同时记录透析器类型、透析时间、单超时间、血液流量,透析开始时尿素清除率(K1),透析两小时尿素清除率(K2),透析结束时尿素清除率(K3)。结果KT/V值与透析时间和血液流量成正相关,与尿素分布容积成负相关;尿素清除率和透析时间呈直线负相关,透析液流量由500ml/min调节到800ml/min,透析器的尿素清除率约提高15%。结论提高KT/V的有效方法是增加血流量、延长透析时间、提高透析液流量和使用高效率透析器;复用透析器不宜超过4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符合透析治疗安全的透析用水是血液透析日常治疗开展的基本保障,根据统计分析内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探索控制透析用水内毒素含量的管理方式。方法对上海市21家血液净化中心(室)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透析用水的内毒素(endotoxin,ET)含量数据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结果透析用水内毒素含量在全年的春季与夏季中会存在部分偏高的情况,其中春季送检的样本中,ET含量>0.25 EU/ml比例占当季送检样本的0.57%,ET含量在0.03~0.25EU/ml之间的比例占7.34%;在夏季送检的样本中,ET含量>0.25EU/ml比例占当季送检样本的1.13%,ET含量在0.03~0.25EU/ml之间的比例占3.39%,与秋冬两季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92,P值<0.001)。结论严格管控透析用水生产、输送过程的每个环节,规范采样流程、加强反渗机日常维护管理、重视水处理系统及配管的日常消毒等措施可减少血液透析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及干扰素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状况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3-12收治的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丙种球蛋白组30例,连续5d静滴人血丙种球蛋白,剂量1g/(kg·d);干扰素组27例,采用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80μg/(次·d),持续3d;联合组30例,采取丙种球蛋白和干扰素联合治疗。3组患儿在降颅压、退热、预防细菌感染、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和护理方式上均相同,观察3组患儿1周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组在生理指标恢复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热程、疱疹消失时间和神经系统病理征转阴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用组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干扰素组和丙种球蛋白组(P0.01),干扰素组和丙种球蛋白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用组有效率(93.33%)大于干扰素组(77.78%)和丙种球蛋白组(76.67%),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干扰素组和丙种球蛋白组,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效果较单独使用明显,缩短了病程,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1/M2极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黄芪甲苷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黄芪甲苷组造模后即刻腹腔注射黄芪甲苷(40 mg/kg),随后1次/d,连续给药3 d。各组术后第1、3天采用改良的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NSS)和角试验进行神经功能评价;术后第3天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料(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实时逆转录PCR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以及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206、精氨酸酶1(Arg-1)、类几丁质酶3样分子1/2(YM1/2)及抗炎因子IL-10、TGF-β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脑缺血周边区CD16/32/Iba1和CD206/Iba1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芪甲苷组mNSS分值降低、右转次数减少(P < 0.05或P < 0.01),脑梗死体积减小(P < 0.01),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iNOS、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下调(均P < 0.01),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Arg-1、YM1/2、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上调(均P < 0.01),脑缺血区CD16/32+/Iba1+细胞数量减少(P < 0.05),CD206+/Iba1+细胞数量增加(P < 0.01)。结论: 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转化、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补阳还五汤(BYHWD)含药血清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增殖和迁移影响。方法补阳还五汤灌胃SD大鼠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体外培养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大鼠血清)及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血清浓度分为5%、10%和20%3个浓度,共6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HBMECs增殖;细胞划痕法检测HBMECs迁移的相对距离。结果与空白组比较,5%、10%和20%含药血清均显著促进HBMECs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1±0.03比0.65±0.03、0.84±0.05比0.75±0.03、0.71±0.05比0.67±0.05,P0.05);与10%含药血清组比较,5%含药血清组和20%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1±0.03、0.71±0.05比0.84±0.05,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含药血清组细胞迁移的相对距离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8±0.03比0.50±0.01、0.63±0.03比0.45±0.05、0.53±0.05比0.45±0.04,P0.05);与10%含药血清组比较,5%含药血清组和20%含药血清组细胞迁移的相对距离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8±0.03、0.53±0.05比0.63±0.03,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可促进HBMECs增殖和迁移,10%含药血清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