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IVF)超促排卵的方法,应用拮抗剂方案的优势及临床结局。方法 1例卵巢最大径为46 mm,单侧卵巢体积20 mL的PCOS患者应用拮抗剂方案行超促排卵,并应用拮抗剂方案达必佳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素(hCG)进行双扳机(trigger),成功妊娠且无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结果该患者解冻移植后成功受孕,且无重度OHSS发生。结论对于行IVF的PCOS患者,可选用拮抗剂方案,应用双trigger及适当选择全部胚胎冷冻,此法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4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共8个辅助助孕周期,全部73个卵母细胞均处于GV、MetaphaseI期的可能原因。并与同期13例IVF—ET患者比较分析,比较组患者〉50%卵母细胞处于GV、MetaphaseI期。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12年辅助助孕工作中出现的4例患者共8个周期所获卵母细胞均处于GV、MI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与同期13例超过50%卵母细胞处于GV、MI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4例患者73个卵母细胞均处于GV或MI期,经体外成熟培养,24,48,72h仍无极体排出,停滞于GV、MI期。同期13例患者大部分卵母细胞不成熟,但体外培养后部分卵母细胞可进一步成熟,并可受精,获得妊娠。结论细胞和遗传机制引起卵母细胞成熟障碍,现有体外成熟培养方法尚无法促其成熟,目前赠卵是该类患者获得妊娠可供选择的助孕方法。但对于在控制性超促排卵中,出现大部分卵母细胞不成熟的患者可以通过延长促超排时间,增大hCG注射日卵泡直径,体外成熟培养等方法获得成熟的卵母细胞,获得妊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辅助生殖技术妊娠与自然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探讨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存在较高的流产率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自然流产(ART妊娠组)33例,自然妊娠后自然流产(自然妊娠组)30例的流产绒毛进行染色体检查,分析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共38例,其中染色体数量异常34例(89.5%),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10.5%)。在染色体数量异常的34例中,ART妊娠组占50%(17/34),自然妊娠组占50%(17/34),两组间无差异;而染色体结构异常的4例全部出现在ART妊娠组中的ICSI组里。结论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的高流产率与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彩超应用于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宫腔粘连(IUA)筛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门诊收治的、平素监测卵泡过程中提示子宫内膜薄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一步行经阴道三维彩超、宫腔镜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3种方法用于IUA筛查的准确性。结果120例子宫内膜薄的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确诊IUA患者83例,二维彩超提示IUA的患者仅5例,三维彩超提示IUA的患者78例。三维彩超的确诊率为宫腔镜确诊率的93.98%。二维彩超对IUA的检出率(4.17%)显著低于三维彩超和宫腔镜检查(分别为65.00%和69.17%)(P0.05)。且三维彩超对轻度IUA的检出率(85.19%)及中重度IUA的检出率(98.21%)均显著高于二维彩超(P0.01),但其局限性在于不能明确分度。结论经阴道三维彩超成像能初步显示IUA的部位,可做为薄型子宫内膜患者IUA的初步筛查及术后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常规体外受精(IVF)后6 h和20 h补救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应对受精障碍的优劣。方法:489周期IVF后6 h推测是否受精(6 h组),620周期IVF后20 h确认是否受精(20 h组),比较两组中受精率为0~30%和0的实验室指标。结果:IVF受精率0~30%的周期中,6 h组2PN受精率、胚胎数、冷冻胚胎数和可移植的胚胎数显著高于20 h组,妊娠率和种植率高于20 h组,但无统计学意义。IVF受精率为0的周期中,6 h组补救ICSI后获得的2PN受精率、优质胚胎数、≥5细胞胚胎数、冷冻胚胎数及妊娠率显著高于20 h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VF后6 h补救ICSI的结局优于20 h补救ICSI者。  相似文献   
6.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诞生,使得成千上万的不孕不育夫妇实现了生育自己后代的愿望。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对于其他的医疗技术,该技术的特殊性是采用医学方法在体外对配子和胚胎进行以生殖为目的的操作,因此,所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复杂,并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知情同意书是患者表示自愿进行医疗治疗的文件证明。规范的知情同意书必须符合“完全告知”的原则,采用患者能够理解的文字和语言,使患者能够“充分理解”,以配合医生实施适宜的治疗方案。在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与不孕不育夫妇进行充分的沟通与讨论,获得不孕不育夫妇的理解和支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还必须遵守保护后代的伦理原则,遵守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不违背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德等。为此,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充分征求生殖医学、伦理学、管理学、法理学、社会学等各领域专家和群众代表的意见,针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特殊性,逐渐制定一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知情同意书的推荐范本。此期推出《胚胎解冻复苏知情同意书》、《胚胎冷冻保存知情同意书》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知情同意书》。因为,目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针对暂无妊娠意愿或正在备孕的子宫腺肌病女性的孕前健康保健(preconception care,PCC)中,如何评估并减少生殖高危因素,尚无任何循证医学的证据。在子宫腺肌病影响子宫体50%以上时,或虽然影响子宫体25%~50%,但是伴有子宫腔明显变形、内膜菲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问题时,生殖功能严重受损,可以视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大连地区441对异常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异常孕产史的重要原因。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的441对异常孕产史夫妇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异常核型40例,异常率4.54%。其中易位核型23例,包括相互易位17例,罗伯逊易位6例;易位合并倒位核型1例;倒位核型16例;以及额外小染色体1例。此外,还发现染色体随体区及异染色质区变异例,占被检夫妇的4.19%,结果表明在异常孕产史夫妇中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对于明确病因,生育指导,以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3岁,因"服达英-35 2+月,双侧膝关节、臀部出现皮下结节2周"就诊于我院.患者未避孕未孕近5年,平素月经规律,11年前开始月经期延长至15天.B超见双侧卵巢小卵泡>12个,排卵监测无优势卵泡.月经第2天血清FSH 4.95U/ml,LH 12.28U/ml,E2 62pg/ml,T 0.61ng/ml.诊断为"原发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拟服用达英-35 3周期后行促排卵治疗.服用达英-35第3周期时患者出现周身不适,双侧膝关节、臀部出现皮下结节.皮肤科专科检查:双下肢关节软性红斑,皮肤表面红肿,中心呈暗红色稍微隆起,边缘不清;双下肢多个豆大结节,有压痛、中等硬度;表面光滑,轻微隆起.风湿系列:血沉(ESR) 68mm/h,C反应蛋白(CRP) 1.75mg/ml,C3 160mg/dl;血常规:WBC 12.03×109/ml,N 64%,余各项指标正常.临床诊断:结节性红斑、链球菌感染.考虑结节性红斑可能为达英-35引起,停用达英-35,给予抗炎治疗,1个月后皮下结节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的实验模型,比较程序化和OPS玻璃化冷冻效果,探讨卵子冷冻的具体方法,为卵子冷冻技术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促排卵获取小鼠MII期卵母细胞,随机分组,观察不同冷冻方法、高浓度的冷冻保护液,对卵子的成活及进一步发育潜能的影响;不同的IVF前培养时间对冻融卵子的受精及继续发育的影响。结果(1)OPS玻璃化冷冻组与程序化冷冻组的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及6—8cell胚形成率均无显著差异。(2)玻璃化冷冻组与暴露组的卵母细胞存活率分别为35.3%,100%,有显著性差异(P〈0.05)。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的受精率、卵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暴露组与对照组的6—8cell的胚形成率分别为41%,6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无论OPS玻璃化冷冻法还是程序化冷冻法,冻融后的培养2h组和培养1h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证实,OPS玻璃化冷冻法至少可以达到程序化冷冻法同样的效果,而OPS玻璃化冷冻法有好于程序化冷冻法的趋势。加之,其简便、省时、经济等优点,因而,更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