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持续牵引加垫枕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  邢金明 《中国骨伤》1998,11(5):35-36
笔者采用持续牵引加垫枕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可靠,疗效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7例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18~62岁。病程最长1周,最短2小时。X线片表现:所有病例X线片显示椎体不同程度出现楔形,扁平形,一侧压缩改变,其中22例椎体压缩1/2或1/2以上,损伤部位:胸腰段同时受累23例,单纯胸椎或腰椎受累14例;6例病人伴有损伤部位平面以下出现不完全性的运动,皮肤感觉障碍和肠麻痹症状。治疗方法与结果本组37例均采用持续牵引加垫枕法。牵引用具采用浙医械准字(94)356303杭州思维…  相似文献   
2.
3.
我院骨科于2001年1月~2005年1月采用牵引,结合按摩,内服“新加还五汤”治疗颈神经损伤4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中晚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作为一种创伤较大、过程较为复杂的骨科手术,其术后疼痛问题一直困扰患者及临床医生。而鸡尾酒式药物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且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鸡尾酒式药物在减少患处出血、改善肌力、保护心肌等方面的作用也逐渐被探索发现。但目前临床上对于鸡尾酒式药物的配方、使用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就鸡尾酒式药物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2004~2007年笔者采用小切口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5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27~58岁;骨折部位:左侧31例,右侧21例;肱骨上段9例,中段33例,下段10例;病理性骨折3例,骨不愈合2例,多段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9例,其余34例;其中合并挠神经损伤2例,开放性骨折1例.损伤至手术时间2小时~3天.  相似文献   
6.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间及髁上粉碎性骨折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CS治疗股骨髁间及髁上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动力髁螺钉固定术治疗。[结果]优5例,良18例,一般6例,差1例。[结论]DCS治疗效果良好,能达到固定牢固、降低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β-防御素-3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浙江省桐庐县中医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和未合并感染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SAA、β-防御素-3水平、炎症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差异,并分析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血清SAA、β-防御素-3水平与炎症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合并感染组患者的血清SAA、β-防御素-3水平分别为(66.08±3.72)mg/L、(18.49±2.34)ng/ml,SAA水平高于未合并感染组,β-防御素-3水平低于未合并感染组(P<0.05);合并感染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分别为(19.45±3.07)ng/L、(24.69±2.13)ng/L、(0.64±0.11)μg/L,高于未合并感染组患者(P<0.001);合并感染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未合并感染组,CD8+水平高于未合并感染组(P<0.05)。结论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血清SAA水平较高,β-防御素-3水平较低,且与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败的原因及翻修策略.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对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失败的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9~63岁,平均37.2岁;初次手术至并发症出现时间为6~44个月,平均14.3个月.骨折不愈合7例(其中合并断钉4例),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5例,进行性腰背痛6例.1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后凸畸形.18例患者均行前路翻修手术治疗,其中保留后路内固定行前路手术9例,完全拆除内固定后前路手术9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8~50个月,平均30.5个月.随访过程中,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X线及薄层CT扫描显示骨折愈合良好.ODI评分术前31.6±5.1,术后3个月8.6±5.7,末次随访8.3±3.2;VAS评分术前7.2±2.3,术后3个月2.3±0.7,未次随访2.1±1.1;后凸畸形术前(-21.2±7.8)°,术后3个月(-5.3±6.8)°,末次随访(-5.8±7.8)°.与术前比较,ODI、VAS评分和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能出现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进行性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前路重建可能是治疗后路手术失败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1月1日.本院骨科采用骨折牵引床行术中牵引结合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8例。术前复位简便满意.DHS内固定后并发症少.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段骨折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老年人骨折类型,占所有老年人骨折类型的一半以上〔1〕。由于桡骨远段骨折引起的局部移位、桡骨短缩甚至碎裂,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往往疗效欠佳,且保守治疗后畸形愈合等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患者关节的活动和生活质量〔2〕。本研究采用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段骨折,观察其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