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克氏针辅助穿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庐江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辅助穿刺38例(实验组),传统方法穿刺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率、手术前后VAS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率等数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术中应用克氏针辅助穿刺,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X线透视次数少、减少骨水泥渗漏等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可吸收磷酸钙具有安全性高和无排斥反应、细胞毒性的特点,常用于四肢长骨骨折骨缺损的辅助修复,脊柱外科中磷酸钙骨水泥已成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常用骨水泥,但将可吸收磷酸钙用于胸腰椎骨折中较为少见[1].笔者为进一步降低胸腰椎骨折经皮内固定后矫正丢失,尝试将可吸收型磷酸钙用于胸腰椎骨折经皮内固定手术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粉针注射用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受试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炎性因子与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受试者。将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针注射治疗,均治疗18 d。均在入院时及治疗18 d时检测患者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指标及IL-6、IL-8以及TNF-α等炎性因子,并于治疗18 d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8 d后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91.3%)受试者临床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3%)(P0.05),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的IL-6、IL-8以及TNF-α等三种炎性因子水平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8 d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18 d后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组间治疗前凝血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 d后两组FIB、PLT、D-D水平均显著降低,PT明显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FIB、PLT、D-D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T显著较对照组长(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受试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程度都很轻。结论美沙拉嗪联合丹参粉注射药能减轻炎性反应,降低受试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宋丰强  王刚  邢文韬  吴健 《安徽医药》2020,41(12):1444-1446
目的 探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庐江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4例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进行复位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记录随访时间、晚期并发症及Harris评分等情况。结果 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参照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优17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67%。1例发生股骨颈短缩,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 采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能够获得满意的解剖对位,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相似文献   
6.
对于无神经脊髓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传统后路手术需广泛剥离软组织,出血量多,损伤大,甚至遗留慢性疼痛[1,2].近年来,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和微创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minimal invasive Wiltse pedicle screw fixation,MWPSF)逐渐替代了传统开放置钉术[3,4] ,但目前关于这三种置钉手术的疗效比较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传统入路置钉、PPSF和MWPSF 技术治疗胸腰段 AO 分型A3型椎体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相似文献   
7.
宋丰强  王刚  邢文韬  吴健 《安徽医学》2020,41(12):1444-1446
目的 探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庐江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4例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进行复位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记录随访时间、晚期并发症及Harris评分等情况。结果 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参照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优17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67%。1例发生股骨颈短缩,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 采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能够获得满意的解剖对位,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2(Ang-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骨肉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Ang-2和VEGF的含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骨肉瘤患者血清中VEGF(1234.6±824.5)pg/ml 和Ang-2(1035.5±590.2)pg/ml 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VEGF(334.6±104.2)pg/ml 和Ang-2(460.3±120.6)pg/ml 的含量(P<0.01)。血清VEGF和Ang-2的含量与骨肉瘤的大小、分期及肺内转移明显相关(P<0.01)。血清中Ang-2和VEGF高表达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1)。结论:Ang-2和VEGF与骨肉瘤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骨肉瘤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对于无神经脊髓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传统后路手术需广泛剥离软组织,出血量多,损伤大,甚至遗留慢性疼痛[1,2].近年来,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和微创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minimal invasive Wiltse pedicle screw fixation,MWPSF)逐渐替代了传统开放置钉术[3,4] ,但目前关于这三种置钉手术的疗效比较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传统入路置钉、PPSF和MWPSF 技术治疗胸腰段 AO 分型A3型椎体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正强化理论结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4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实施正强化理论结合康复训练干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