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采用双侧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20例病例资料,通过GOS观察疗效,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其死亡率为35%(7/20),较文献报道低;重残率为50%,中残率为25%.结论双侧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减压术可降低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早诊早治、充分减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 选取东莞市桥头医院接收的 66 例疑似为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 CT 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 金标准,观察 CT 检查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能。结果:CT 检查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和病理结果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T 检查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度为 95.45 %,灵敏度为 96.83 %,特异度为 66.67 %。 结论:CT 在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且能有效明确急性阑尾炎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斜向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11采用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25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椎间高度、腰椎前凸曲度及融合节段曲度。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9(12~15)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椎间高度、腰椎前凸曲度及融合节段曲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19例椎间植骨完全融合,5例椎间植骨部分融合,1例植骨未融合。结论采用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在减少手术创伤和保护脊柱后方重要结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供前柱支撑及力学稳定,有效地恢复椎间高度、扩大神经根管容积而达到间接减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术式选择,比较开放和腹腔镜疝修补≧60岁,小于60岁的患者临床报告结果。方法日期从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接受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共有137例接受调查,其中72例小于60岁(60组),65例大于等于60岁(≧60组)。在60组,29例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TEP)和43例开放式疝修补术。在≧60组,29例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TEP)和36例开放式疝修补术。术后6月随访,患者临床报告结果(PROM)包括总体感觉、疼痛、恶心、呕吐、头晕、疲倦和满意度。结果 137例得到术后6个月随访。严重疼痛患者8例,其中6例为60岁组,≧60岁组仅2例出现严重疼痛(P0.05)。≧60 TEP组中只有1例患者中度疼痛,60 TEP组中有3例中度疼痛(P0.05)。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在所有组患者中满意或非常满意,只有2例病人主诉手术疤痕和术后疼痛。结论 60岁以上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采用TEP术式安全、痛苦少;但比较60岁患者,无论腹腔镜还是开放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均未体现更多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全段血栓性静脉炎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桥头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大隐静脉全段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全部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全段大隐静脉剥离手术,必要时切开大隐静脉汇入部行取栓术。术前术后常规予抗凝及抗感染治疗,无患者新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发生因静脉血栓脱落而引起肺动脉栓塞病例。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全段大隐静脉剥离是大隐静脉全段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应给予适当抗凝治疗,术中避免挤按压病灶,防止因静脉血栓脱落而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胸前壁入路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3例甲状腺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观察组行内镜下经胸前壁入路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切除组织重量,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估及住院总天数等各指标。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总天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切除组织重量,则没有显著性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经胸前壁入路甲状腺术式对创伤性低于传统甲状腺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伤后脑梗死的病因、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总结45例经CT证实的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结果及预后.结果 外伤后脑梗死的表现因其梗死的部位的不同而不同,但均有脑外伤史,治疗效果好.结论 在外伤后由于脑供血动脉损伤的基础上,加上脑水肿致局部血管的受压、牵拉、痉挛、血液的高凝状态等而使血栓形成,引起脑梗死,综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姑息切除联合肝动脉置管埋泵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1年1月以来收治的112例(术中证实不能行根治性切除者)中晚期肝癌患者行癌肿大部分切除加肝动脉置管埋泵化疗等综合治疗56例(治疗组);行肝动脉置管埋泵化疗等综合治疗56例(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AFP下降率分别为62.2%和31,9%(P〈0.01);0.5,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7%(48/56),59.6%(28/47),45,2%(14/31)和67.8%(38/56),33.3%(15/45),18,2%(6/33),(P〈0.05)。结论 癌肿姑息切除联合肝动脉置管埋泵化疗有助于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观察带脾蒂残脾后腹膜移位加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将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行脾大部分切除带脾蒂残脾后腹膜移位加断流术,对照组单纯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表明,本术式兼有断流术和分流术的优点,脾大部分切除可治疗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选取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由于术后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对其进行有效的抗感染、禁食、换药以及局部引流冲洗等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其余3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临床对大肠癌所引发的急性肠梗阻进行治疗时,应当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严格按照个体化原则实施,不仅需要即将肿瘤切除,使患者梗阻解除,同时需要保证手术的安全科学,使患者生活治疗得到提高,使并发症和病死率降低,一定要避免对手术根治性的盲目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