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植骨术后伤椎愈合的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纳入自2011-01-2013-01诊治的74例具有完整随访结果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36例,同期未经椎弓根植骨38例。依据脊柱骨折负荷分享分级、笔者设计的椎体轴位9分区法明确骨折损伤程度、骨折复位及伤椎植骨情况、骨折愈合及伤椎植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6~24个月,平均20个月。未植骨组:术后1年随访时椎体内各区形成空洞总计21.1%。植骨组:术后1年随访时椎体内各区形成空洞总计24.1%。结论胸腰椎骨折后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术中可撬拨复位塌陷及碎裂的上终板,减少髓核组织的突入发生,形成椎体内有效的可填充空腔,便于椎体内充分植骨,形成利于骨细胞爬行替代的框架结构,减少晚期上终板的塌陷及椎体内空洞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伤椎植骨联合椎板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5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19例)行后路复位内固定伤椎植骨联合椎板间植骨融合术,B组(16例)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椎板间植骨融合术。观察比较两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A、B两组术前1周内、术后1周内伤椎椎体相对高度、Cobb角及取内固定前1周内伤椎椎体高度丢失量、Cobb角丢失量(取内固定前1周与术后1周内差值)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取内固定后3个月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丢失量(取内固定后3个月与术后1周内差值)A组与B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术远期效果A组优于B组。B组有2例分别于术后10、12个月复查时螺钉松动,内固定失败率12.5%。A组未发生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结论应用伤椎内植骨联合椎板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促进椎体骨折的愈合,减少伤椎椎体高度、角度的丢失,降低了断钉、断棒的发生率,可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
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创伤导致死亡和致残的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其病理过程尚未完全阐明,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被认为是致残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褪黑素(5-甲氧基-N-乙酰色胺,melatonin,MT)主要是由松果体分泌的激素,能直接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的过氧化损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参与了急性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发病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在脊髓损伤模型中应用褪黑素后iNOS表达水平的测量来讨论褪黑素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CD-147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SABC法免疫组化分析55例骨肉瘤组织中CD-147基因的表达,并对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作者的研究提示CD-147基因在骨肉瘤组织有高表达,并且与其外科分级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骨肉瘤CD-14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骨肉瘤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RNA干扰技术沉默CD147基因对骨肉瘤MG-6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细胞组(mock)、阴性对照组(Ad-si Control)及RNA干扰组(Ad-CD147-si RNA)。应用MTT法实验检测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率变化,应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变化,应用ELISA方法检测MMP-2、MMP-9、VEGF蛋白变化。结果 Ad-CD147-si RNA抑制MG-63细胞增殖;RNA干扰CD147基因表达后MG-63细胞的运动侵袭能力下降,穿过人工基底膜细胞数量明显减少,MG-63细胞分泌VEGF、MMP-2、MMP-9能力显著降低,结论 AdCD147-si RNA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可能与下调MMP-2、MMP-9、VE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ascin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变化与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5例手术切除骨肉瘤标本fascin蛋白的表达,将所得fascin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数据与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边缘的非瘤骨组织中无fascin蛋白表达,45例骨肉瘤标本中有24例fascin蛋白为中高表达,这种阳性表达与外科分期、化疗反应性呈正相关(P<0.05)。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蛋白fascin的高表达的骨肉瘤患者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明显降低(P<0.05)。结论fascin基因可能是骨肉瘤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对于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手术方法有多种,常用术式为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其中寰椎安全顺利置钉为手术成败的关键,若术中寰椎置钉不成功或不顺利,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加大,临床需要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相对简单的手术补救措施。我科2013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寰枢椎不稳患者均行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手术,其中4例因术中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  相似文献   
8.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8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切片中WWOX蛋白表达情况,并与正常膀胱组织对照,比较WWOX蛋白表达差异.发现WWOX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20.5%)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80.8%),P=0.000.WWOX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相关,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无明确关系.认为WWOX蛋白缺失是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表现,可能成为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表达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EMMPRIN)基因序列特异性的短发夹样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载体。方法根据CD147基因序列及shRNA设计原则,化学合成两段编码短发夹RNA寡核苷酸序列,将其定向克隆到pGenesil-1.1质粒表达载体中,重组构建RNAi质粒,并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结果限制性内切酶Eco31I和SacI酶切显示设计合成的shRNA编码序列被成功插入pGenesil-1.1质粒载体中,酶切结果证实插入片段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针对基因CD147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结论成功构建人CD147基因重组载体,为研究CD147蛋白的生物学效应和骨肉瘤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将72只Wistar成熟健康大鼠随机分为褪黑素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生理盐水组、无水乙醇组,采用改良Allen’s技术(5g×10cm)以1、9为中心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10min分别予以褪黑素(100mg/kg)、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0mg/kg)、生理盐水及5%无水乙醇腹腔内注射,伤后2h、24h、72h分别观察各组BBB评分变化,取T8、T9、T10 3个脊髓节段,应用免疫组化对脊髓组织及P53阳性细胞进行标记,探讨褪黑素对急性脊髓损伤有无保护作用。结果:在急性脊髓损伤后,各观测时间点褪黑素组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BBB评分均较生理盐水组及无水乙醇组明显升高(P〈0.01),褪黑素组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53阳性细胞的表达在脊髓损伤后各组均呈逐渐增高趋势,但褪黑素组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较生理盐水组及无水乙醇组P53阳性细胞表达降低(P〈0.01),褪黑素组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之间P53阳性细胞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水乙醇组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具有保护性治疗作用,其作用效果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